虽然“必不令敌越蓟西”足以作为理由制其死罪,但是法律不外乎人情,况且袁崇焕的能力和责任感正是朝廷所需的,甚至是关乎明朝生死存亡的。
后金大军侵入京师重地,尽管靼虏并没有经过袁督师所辖之地,但是需要有那么一个人来为这个事情负责,但这个负责人绝对不应该是袁崇焕。
所以,想要让他死,崇祯皇帝可以有一万个理由,而同样,想要让他活,也有各种理由去证明他仍有价值,只是需要看崇祯皇帝做什么样的决定而已。
那么,此后辽东诸镇,各级将佐,在面对靼虏入寇时,该怎么办?
打,又打不过。
守,也守得艰苦。
若是稍有破绽,让靼虏袭了边,夺了寨,那还不得被朝廷问罪,说杀就杀了。
哎呀,好寒心呀!
这辽东的局势,怕是愈发糜烂了。
其实吧,去年这位袁督师斩了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后,辽东形式便开始出现反复。
因为,没了毛文龙的牵制,后金便少了几分后顾之忧,可集结大军,或攻关宁防线,或击蒙古,或绕道突入关内,行事愈发无所顾忌。
甭管毛大帅有没有虚报战功,也别在意东江镇能对大靼虏造成多么严重的伤害,但只要他们存在于靼虏的后方,那就能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
毛文龙所领东江镇不仅能在海上任意驰骋,还能悬于靼虏后方补给线的咽喉之上,使其如芒在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