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平原作战

文安县,为河流堆积地貌,处于华北平原相对低下部位,平坦开阔,为多条河流下游。

县境东部、北部形如釜底,洪沥水无下泄出路,自然形成了封闭洼地——文安洼。

全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点在西部的大留镇镇大李村,海拔7.8米;最低点在刘么管区的马武营村,海拔2.1米,坡降1/5000。

可以说,文安县其实就是一个平坦的洼地,其实并不是适合八路军作战的区域。

鬼子也按照以往的思维,简单检查了一下,发现周边区域并没有伏兵,第六骑兵联队直接选择下马休息。

这一路来,第六师团为了抢功,士兵的突击速度非常快,战马耐力虽然好,也是需要休息的。

但鬼子们不知道的是,八路军对此早有准备,甚至这一路来只遇到零星的抵抗,就是为了将鬼子引诱到文安洼内。

这里,才是八路军的预设阵地!

八路军主力在文安洼西端构筑防线,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该怎么打仗。

而小鬼子的第六骑兵联队,却因为士兵下马,而失去了速度和冲击力,在八路军防线稳固前,孔捷就在一处缓坡上,俯瞰整个洼地中央,他的任务就是击垮鬼子的先头部队。

第六骑兵联队,无疑是送到孔捷口中的肥肉。

正午的阳光,温暖又明亮,给宽阔的文安洼洒下了一片灿烂的金色。

洼地中央平坦的草甸上,刚刚下马的鬼子骑兵正在忙碌着扯开便携口粮,填补饥肠辘辘的肚子。

在西侧缓坡上,八路军独立团炮兵营的阵地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

4门107mm火箭炮,足足四十八根炮管森然指向前方,炮身覆盖着沾满泥泞的伪装网。

不是独立团没有更多的火炮,而是因为107mm火箭炮太吃后勤,一门107,就有足足十二根炮管,光是炮弹的运输压力,就已经让独立团没办法供养更多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