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常的决议

将自己调到中央军校,其目的就是为了监视自己。

现在又把一纵调过去。

是真不怕自己做出点什么出格的事啊!

王奉不信常凯申不明白,单纯靠一个警备司令,根本不可能震得住张虎,和一纵的那群老兄弟们。

到时候的部队指挥权,恐怕还是自己的。

那这是为何?

“莫非.”王奉眉头逐渐舒展,好像想到了原因。

赵方远也看到了这条任命,连忙追问:“长官,莫非什么?”

王奉:“咱们的委员长,估计是怕了?”

赵方远一愣:“怕了?”

王奉:“目前徐州战事已尘埃落定,日军不用再顾及侧翼,下一步的进攻计划毋庸置疑,必定是武汉。”

赵方远点了点头:“没错,目前全国的精锐,除了咱们和豫东兵团以外,大部分都在向武汉集中。”

王奉:“武汉.九省通衢、水陆交冲,你觉得武汉一旦失守,日军接下来会进攻哪里?”

赵方远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山城啊!”

随即他立马明白过来:“长官,你是说委员长他.害怕日军在攻陷武汉后会直捣黄龙?”

王奉:“对!”

“走一步看三步,委员长虽然在有些方面略显无能,但在涉及身家性命上,还是挺谨慎的。”

“这么早就想把一纵调过去,给自己当御前侍卫。”

赵方远皱眉:“可是.?”

王奉笑了笑:“你是不是想说,就算一纵去了山城,张虎也还是会听我的话,常言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可这个“御前侍卫”的指挥权却不在常凯申自己手里。”

赵方远点了点头。

王奉继续说:“如果真到了这么一天,估计这所谓的警备司令,也要由我来担任。”

“到时候别说一纵了,委员长巴不得往我手里多塞几支部队。”

“好能确保他的身家性命。”

这话倒不是王奉过于自信。

经过这么多场战役,他已经把国军的底细摸清了。

其中确实不缺乏优秀将领。

但仍是酒囊饭袋,泛泛之辈占据大多数。

赵方远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看来是我多虑了!”

“长官,这教务处长.是干嘛的?”

中央军校,之前也叫做黄埔军校。

赵方远连学都没上过,对这方面的常识知之甚少。

王奉回忆起了多年前,自己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日子,现在想想,还不禁有些怀念。

“教务处长。是个芝麻大小的官职,顾名思义,就是负责一些军事课程。”

估计常凯申也是看重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才将自己调到这个职位上。

赵方远明白了:“那长官您何时动身?”

王奉咧嘴一笑:“这还不急,委任状上并未明确标明时间,等战事结束之后,先回一趟长治,等事情都解决后,再去也不迟!”

赵方远应了一声。

王奉:“砀山方面有什么消息吗?”

赵方远:“半日前楚云飞发来电报,目前战况较为平稳,就是友军方面.”

王奉意识到不对劲,立马追问:“友军?”

“友军怎么了?”

“不会像桂永清一样,又临阵脱逃了吧?”

赵方远赶忙摇头:“那倒没有。”

“就是日军在和我们交过手后,没讨到什么便宜,就转变策略,以侧翼友军阵地为突破口,攻势接连不断,导致我军正面阵地受到影响,被迫不断后退”

王奉笑了一声。

合着楚云飞是来诉苦了。

战线不断后退,也确实怪不得四纵和六纵。

侧翼阵地失守,若是正面阵地还在坚持着,就会在战场上形成一个非常明显的突出部。

弄不好会三面受敌。

甚至是四面。

若是在巅峰时期,四纵六纵联手,即便战场形势已经四门楚歌,也未尝不能坚守一阵。

但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了。

王奉看向墙上的大挂图:“通知四纵和六纵,告诉他们兰封战事已经结束,部队要撤回后方休整,让他们也准备下,和即将抵达的豫东兵团进行交接。”

赵方远点了点头。

王奉继续说:“一纵在原地继续休整,两日后北上菏泽,收复失地!”

听到最后四个字,赵方远神情有些振奋。

解决掉第十四师团,自兰封到濮阳之间,已再无任何阻拦。

以一纵现在的实力,收复这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如同探囊取物一般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