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合围之计

刘士毅敬了个礼:“请长官放心,第31军没有临阵脱逃的孬种,广西兵没有一个是贪生怕死的!”

王奉轻轻咳嗽一声,向后招招手,喊来后勤大队长:“调集两千支步枪,五十万发子弹,两万颗手榴弹,支援给友军。”

“另外,还有之前缴获的日本肉罐头,也给兄弟部队拿上点。”

“快去,不要耽误时间!”

后勤大队长:“是!”

说罢,便转过头,匆匆跑开。

刘士毅面色一僵:“王长官这.这是什么意思?”

各部队的补给,理应由战区后勤部补给。

虽并未明令禁止各部队私下里流转作战物资。

但正所谓无功不受禄。

王奉冷不丁来这么一下,刘士毅觉得有些蹊跷。

王奉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年长于我,私下里就不要称长官了,叫我本名就好。”

“此战异常凶险,想必消息传下去后,手下弟兄非议颇多吧!”

“兵少事多,北淝河战场,我抽调不出多余的部队支援”

“这些罐头给下面的弟兄们发下去,就当战前打打牙祭。”

不可否认,在战略安排上,他确实有点拿第31军当炮灰了。

一个军,要在阻击一线,独自硬抗日军一个师团,加一个旅团,共计两万五千余人的围攻。

还必须坚守三天。

但是没办法。

必须有一支部队站出来,为后方构筑包围圈争取时间。

第59军和战斗群是攻坚主力,一个构筑防御,一个背后抄底。

不能浪费在这个地方。

自古以来打围歼战,真正的精锐都在包围圈内厮杀,只有二线部队,才会派出去阻击敌军。

第51军损失近半,独自挑不起大梁,只能和其他部队配合作战。

若是将其放在阻击日军的第一线,恐怕结局要像大同战役时,第六十一军那样,一触即溃。

况且澥河战场至关重要,第59军也需要助力。

算来算去,这份苦差事,只能由第31军来独自承受。

王奉担心刘士毅撑不住,特意顺道过来送些装备。

两千支步枪,主要是汉阳造和晋造六五式步枪。

池河一战。

大部分的物资都被王奉卷了去。

第31军险些汤都没喝上一口。

下属的两支兵团,清一色的换装了三八式步枪。

这些老旧的国产步枪,就被淘汰下来。

留着也没用,物资积压太多,还会耽误行军速度。

王奉手下就这六辆卡车,肯定不够,其余的只能用骡马车运载,速度极慢。

索性做了顺水人情,支援一下友军。

仗打到了这个规模,双方参战兵力加起来,接近十万人。

想要独善其身,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刘士毅嘴唇微动,想要摇头否认,但硬生生给憋了回去。

事实确实如此。

北淝河,涡河一带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窄,水位浅,比不上淮河天险。

就这样,还要以一个军的兵力,坚守三天。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就是在拿第31军当炮灰。

但刘士毅对此并未表现什么。

一是桂军出门在外,不能丢了面子,被友军扣上怯战的帽子。

这也是李宗仁千叮咛,万嘱咐的。

其二,则是刘士毅心中也明白,此战第31军非打不可。

刘士毅环顾左右,见四下无人,眼眸低垂,悄声问道:“王长官,其实我有一事不明。”

王奉皱眉:“请讲!”

刘士毅:“为何要放弃淮河天险,我部于此阻击日军,后方加紧布置防线,岂不是更好?”

王奉紧皱的眉头舒展,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原来是这个问题。

“刘军长,从你部驻守的平圩镇,沿淮河北岸一路到蚌埠,至少六十公里。”

“如此宽大的战线,光凭你一个军的兵力,能抵挡住相同规模的日军冲击吗?”

刘士毅:“这”

王奉:“一旦日军寻薄弱处突击,或迂回至你部侧后,整个防线顷刻间就会崩塌。”

“而你部占据北淝河,涡河之后,可以在两河之间构筑环形工事,战场宽度缩小,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阵地安全。”

刘士毅挠了挠头,面上浮现一抹尬笑:“真是我年纪大了,连这点小事都看不出来。”

掐着手指头算算年龄,今年自己也五十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