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特殊嘉奖

何应钦一脸懵:“委座,此话怎讲?”

常凯申笑着解释道:“我认为这暂一旅,并非是他阎老西的嫡系!”

“至少不是精锐嫡系。”

何应钦心中暗自思索。

不是嫡系?

那如何能歼灭的了第9旅团指挥部。

根据卫立煌传来详细战报,当时南怀化村驻守着至少一个步兵大队,倘若算上预备部队至少有两千名日军士兵。

能活捉国崎登,说明局面至少是压倒性的胜利。

况且这支部队,在此前的平型关战役也表现不俗。

若非嫡系怎么可能有此等不俗的战斗力。

更何况暂一旅的编制,是阎老西钦点的精锐加强旅

常凯申不管何应钦的疑惑。

他心中自有一套不为外人所知的衡量标准。

当初阎老西为王奉申请将级军衔时,常凯申也这么认为。

但今日所推测出的结果,与先前所想并非一致。

电报中并未提及‘暂一旅’这一番号,而是用晋绥军统一替代。

阎老西不是傻子,倘若这真是嫡系部队,电报不可能这样发出。

当老大都不给小弟多捞好处,还把应得的好处平摊给其他人,小弟凭什么认你当大哥?

到头来可能性只有一个。

再者就是,暂一旅的作战主官出自黄埔军校,肯定要备受猜忌,在晋绥军中难成大事。

这样一来就好办了。

常凯申在房间内来回踱步。

综合过往战绩,这个王奉确实是一员虎将。

抗战频频失利,国人怨声载道。

他也需要几个说得过去的战绩来撑场面。

既然士兵不行,那就只能从将军上来弥补了。

“敬之,拟电。”

何应钦反应过来:“是!”

常凯申气定神闲,坐回椅子上:“兹电第二战区司令部,抗战以来,贵部屡窥良机,多次重创日军,为抗击敌寇创下了不可磨灭之功绩,实属不易,今于忻口防线歼敌四千有余,更活捉日军中将,实乃天大之功劳,全国上下群情振奋擢升王奉全体官升一级。”

“特令王奉在山西,绥远,察哈尔等地编组华北战斗群,原暂一旅下属一团,二团,三团等部直接编入新建战斗群。”

“华北战斗群暂时归属第十四集团军指挥”

战斗群这个临时编制,在中国军队中还是首次出现。

凭借常凯申的军事素养,是不会了解这么深奥的东西。

之前组建德械调整师,接见德国来华教官时,曾从对方口中听闻过这个编制名词,具体的含义他也并未听懂。

但这些都不重要,将王奉从晋绥军的体系中调离,才是重中之重。

军政部掌管全国海陆空军之行政,兵员筹划,辖区管制,编制调整等事务。

何应钦作为军政部长,正是负责此事,在一旁用纸笔记录着。

越写越心惊。

战斗群的编制他也不是很懂。

估摸着和纵队相同,猜测应该比师级编制略大。

这倒没什么毛病。

而是心惊在常凯申的手段,没有浪费一个正式编制。

仅用一个临时编制,在这番分化拉拢之下算是彻底走到晋绥军的对立面了。

偏偏王奉还不能拒绝,乱世之中枪杆子最硬。

阎老西那边最多给一个新编师。

按理来说,想要在编制上强于对方。

只能给出新编军,若是想要诚心拉拢,咬咬牙给一个编号军也不是不行。

可这个等级的编制又不是路边的大白菜,一个萝卜一个坑,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呢,动一个波及面都很大。

要是真想给,常凯申也得在心里暗自掂量掂量。

利润到底能不能大于成本。

而战斗群编制,是个很陌生的东西,拿出来的反对声不会很大,还能对王奉这员骁将产生极大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