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如同沉重的大山,压得百姓喘不过气。
对他们而言,这便是一道无论如何也无法逾越的天堑。
意味着受不完的压迫,以及永无止境的冤屈,申诉无门!
对于朝廷而言,这无疑是吏治彻底腐败的危险征兆!
为了掩盖最开始的错误,这些官员便会不惜一切代价地“捂盖子”,层层设障,从下到上,一层套着一层,将真相死死掩盖。
若果真如此,那就不再仅仅是席照雪弟弟的个人冤案问题,而是整个山东官场都已经烂到了根子里,腐朽不堪!
徐妙锦冰雪聪明,一点就透,瞬间便明白了这其中的关节与深意。
朱允熥见她明悟,便缓缓说道:“朕不亲自派遣钦差前去查办此案,原因有二。”
“其一,朕想借此机会,好好看看山东官场究竟烂到了何等程度。”
“他们接到朕的圣旨之后,是会幡然醒悟,立即认真办案,为蒙冤的百姓主持公道,洗刷冤屈?还是会继续藏污纳垢,层层捂盖子,为了掩盖之前所犯的错误,不惜继续制造冤假错案,死不悔改呢?”
“其二嘛,此案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命官司案,但实际上已经牵涉到了颇多官员,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
“官场上,人际关系盘根错节。”朱允熥沉声解释道:“许多官员通过七弯八绕的关系,总能找到一些与自己沾亲带故的高官。”
“这层关系或许是同年考取功名,或是同乡情谊,再或是师生渊源,甚至可能是远房亲戚等各种牵扯。”
“派遣钦差前往,说不定,那位钦差也可能与山东的某个官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关联。”
朱允熥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对官场弊病的无奈:“若果真如此,即使派出了钦差,这起案件仍然未必能查得水落石出,反而可能被再次掩盖。”
类似的事情,在真实的历史上,比比皆是。
一个案子呈到御前,派出钦差去查,结果钦差也因为与地方官员有各种关系,不令不查明真相,反而跟着犯案,甚至差点连皇帝都被欺骗过去的。
“与其如此,还不如先按兵不动,暂时静观其变。”
朱允熥提出了他的策略:“一方面,继续让席照雪去按察使司衙门告状,以此观察那些官员的反应。”
“另一方面,暗中派人详细调查相关官员的人际关系与背景,摸清他们的底细。”
“待到事情脉络清晰,真相了然于胸之时,再派遣人手去深入调查,也为时不晚。”
朱允熥说到此处,又笑道:“此番朕北巡,主要是为了黄河溃堤的灾情而来。”
“那溃堤之处,虽然位于河南归德府境内,但却恰好紧邻山东兖州。”
“朕既然来了,顺道去一趟山东,也在情理之中。”
“说不定,届时朕能亲自审理此案,亲断其冤,也就无须再额外派遣什么钦差了。”
徐妙锦一听朱允熥竟要亲自断案,顿时喜不自禁,欢呼雀跃。
随即,朱允熥又向随行的探听司官员,及都察院的探子,详细布置了下去,命令他们务必将山东按察使司、兖州知府,以及单县县令等一干涉案官员的身份背景、人际关系皆调查清楚,并尽快向他汇报。
做完这一切之后,
朱允熥轻轻叹了口气。
心情却是不太好。
若席云琅真如席照雪所言,确有冤屈,朱允熥以皇帝之尊,帮他洗刷冤屈,自是易于反掌。
但身为帝王,他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帮某一个人去主持公道。
而是怎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杜绝这类冤案的发生。
这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
:https://y。手机版:htt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