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身姿颀长,面容俊朗,可以说容貌气质大变,变得有醒目的男子气概了。
似有几分疲惫,依旧可见战场上带回来的独有的肃杀气,却又眉眼清明,看着透彻极了。
他朗声一笑,离了他的座台雕龙高椅,亲自上前扶起了司怀铮。
双手夹着司怀铮两臂,力度又加一分,最后拍了拍。
“好,长大了。没想到当年一腔热血赴边关,还真让你立了大功。朕心甚慰,大周之福啊。”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不敢辜负圣望。这些年多看多学无畏向前,这才与我大周将士一起,退了西梵,不敢居功。”
类似的场面话,当皇上的,几乎天天听。
可是,不会腻的。
这是他皇权在手的体现。
嘉和帝听了不会真的相信,但他会舒坦。
所以,他开始表达关心了,问了个山栀一定会说白痴的问题。
“可有受伤?”
“多谢父皇关心,一点小伤,早好了。”
冲锋陷阵的将士,哪有不受伤的,虽然司怀铮的伤多数是为了救人的时候,难顾左右才受的。
每一道伤,都让他得到一个人,或者一队人,他精着呢。
这些细节和筹算,连山栀都不是很清楚。
“你做得很好,安王都有来信一一道明,朕很高兴。他那道请封你为参将的折子,朕还搁置着,你可有什么想法?”
司怀铮乖乖的脸上,大大的震惊。
“参将?安王居然上了这样的折子?我怎么能做参将呢,仗都不打了,我还在那里做什么?”
嘉和帝颇有几分慈爱的看着他,心底却是另外一番评论,这老三性子却是跟出发前一样。
聪明相,愣性子。
这自然跟打小的教导有关,毕竟没有师傅,又自小爱在武场。
嘉和帝再次觉得自己英明决断,培养了一个擅征战不懂朝堂的儿子。
“你啊,想得还是浅了。安王总有老的一天,而且他的腿疾是不能彻底好了。司承彦又不如你,你说你在那边做什么?”
嘉和帝把话说得明白。
司怀铮眼睛一亮,“谢父皇提点,儿臣明白了,儿臣也可以做护国大将军!”
随即好看的眉毛拧起,一脸纠结。
“可是,儿臣还年轻,等安王决定好好退养了,父皇您再派儿臣过去吧。”
哈哈哈哈哈……
嘉和帝的笑声,听起来是很真,很真。“别拘着了,父子久不相见,有话可以直说。”
司怀铮就听他的,不拘束了,直接说:
“我现在很厉害,我觉得可以去找当年的海寇了。我说过的,定要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