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留给中国最高统帅太多的考虑时间,中国最后的空军请战,请求御敌于首都防御圈之外。
首都属于空军的大校机场已经是东南战场最后的机场,如果被日机轰炸成功,中国最后的雄鹰们就算击落再多的日机,也成了回不了巢的孤鹰。
没有人能在经历过一场苦战之后还能再飞到遥远的杭州觅桥或者更遥远的武汉。中国空军方面的第4大队第22中队中队长乐以卿上尉奉命率队迎敌,这名在中国空军中被称为“江南大地之钢盔”的中国空军上尉在曾经的时空中战功赫赫,在这个时代同样光芒四射。
他光辉的履历就是放到王牌飞行员辈出的几年后,也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他和他的战友们一样,驾驶的不是喷火,不是雷电,也不是第三帝国的BF-109,他驾驶的是陈旧的霍克III型双翼战机,相对于日军此时的主力96战机,几乎落后了一个时代。
可是,那个时代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和他们的战友们依旧用近乎恐怖的战绩为中国空军正名,有他们在,中国的蓝天始终有人在守卫。
面对日军数量未知的来袭机群,弱小的中国空军,派出了此时他们所能动用的最强力量,迎战!
33架属于中方的战机跃上3000米的高空几乎是呈现一条直线直扑140公里外的宜兴,而且,是带着副油箱开足了马力全速。
140公里的距离,以霍克III360/小时的速度全速飞行的话,也仅需要23分钟。
岳复扔掉手里的烟头,看了看时间,叫过通信兵传令。
只是这一次,他的语气有些沉重。
因为,刚刚通过电台与正在赶来的空军建立联系的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派出一支车队充当诱饵,把已经接近此处的日军飞机引到一千米高度之下!
不需要满载,也不需要士兵,是要驾驶员和空车。
可是,这些驾驶员,那是十死无生!
最终,岳复还是涩声开口:
“命令运输营,采取自愿,如果没有人愿意去……”岳复没有再说下去,但是通信兵已经明白了自家团座的意思。
要是没有人去,恐怕这位新晋团座就要自己上阵了。
但是,真的会没有人愿意去吗?
事实是,愿意去的人,远远超过了需要的人数数十倍不止。
同样是刚刚当上营长的原辎重连连长在得到命令之后就要亲自上阵,却愣是被自己亲手提拔的一个排长硬给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