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算找到了,他的亲人们也已不在了。
同样做为战士,岳复知道,他们,不怕死亡,但他们,却怕被遗忘。
被岁月遗忘?被亲人遗忘?还是,被历史遗忘?或许,都有一点吧!
他希望,这样的无奈不要在中华大地上重演。
他更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英雄的后人们和被他们挡在身后中华民族的后代们,在中华传统的清明节,站在巍巍太行山上,凝望着他们用血肉铸就的墓碑,对他们,道一声谢谢。虽然,他们或许听不到也或许没想过听到,但那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满山的红叶是他们鲜血染红的,满山的红旗和白花却是代表着一个民族不会遗忘这个时代,这个伟大的时代。
一个容易遗忘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一个不铭记历史的民族,必然会在百舸争流的各民族大发展中,成为其他民族的踏脚石,最终消失在文明发展的大潮中。
将军们都听取了岳复的建议,命令各部负责档案工作的人员详细记录下各烈士墓的位置和官兵名目并上交师部保存。
同时,还拨出专门的经费交给临近的村民,希望他们可以在部队离开后,对满布整座大山的烈士墓进行修整和祭奠。
这个钱,早在岳复临去石门之前,就命人从井陉县抄家的几个精日分子家里的缴获转交给第129师和第17师,而寸性奇旅属于中央军,在经费方面可比那两个师要宽裕多了,自己就解决了。
而独立营战死的士兵,则没有葬在晋东娘子关一带。
少尉级以上军官,以白布裹身装入棺椁,军士以下官兵则就地火化,由大车装运,由独立营派出警卫部队,将他们送回远在潼关的独立营烈士陵园安葬。
这一工作,也早在昨日将第77步兵联队和第78步兵联队全歼之后就开始了。
而负伤的官兵,本来各军都有自己的野战医院,但刘师长和赵中将仿佛早已瞄准了岳复这个土豪,但凡是遇到需要手术或者被己方医生判断为伤重难治的,就命令将这些伤员抬往独立营野战医院驻地。
本来,独立营野战医院的规模就不大,独立营在晋东一战虽说连战连捷,但可也不是毫发无损。
仅是在旧关前线,就战死数十轻重伤员上百,加上七亘村伏击战,井陉和石门两场突袭战,昨日最后的追击战,因刺刀伤、枪伤、炮伤甚至还有摔伤的,数量亦超过400。
别以为战场上全是枪炮伤,在冲锋中和急行军中因为各种意外负伤的也不少。
像从河谷连夜向井陉县急行军突进中,因为山路崎岖视线又差,意外掉落山崖又造成了十数人的非战斗减员。
可以说,独立营野战医院光是负责独立营的轻重伤员的救护都有些捉襟见肘,但看看两个友军的野战医院配备,则更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