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回家!

不过,想想胆大包天的岳复这一个月来的所作所为,又有那一件事儿胆小过?

何上将也只能无奈的苦笑,若不是那货托病不来,他还真想马上看到那个胆大包天的家伙,上次在淞沪他没能亲自给胖子戴上青天白日勋章,这次,绝不会留下遗憾。

但短暂的惊讶之后,就是兴奋,极度的兴奋。

给南昌行辕的光头大佬发完电报,何上将就直接下令将那支部队的电文列为一级机密,除他之外,不能向任何人汇报。

直到又过了一天,确定他们和百姓已经走出上百里地,进入了十数万大军的防区,何上将才下令早已准备好的汽车全体出动接应。

出于安全考虑,北方军事委员会将这个消息秘而不发,但不仅派出了自己仅有的虽然为数不多的汽车帮助老百姓进行物资的搬运和妇孺老幼的运送,甚至还派出了第二十九军一个旅来武装护送。

可以说,国民政府从未对一陷落之城的百姓如此重视过,搞得承德百姓们都有点儿受宠若惊了。

但这,还并不是承德百姓和那支部队所享受的荣耀。

在数万人即将抵达北平前的一天,第六师团一众将官遥望着长城叹息的那一天,北平所有的报刊杂志都在头版头条登出了同一条标题:

欢迎回家!

是的,国民政府用最大的热情在宣传承德百姓从热河撤退到平津这一事件,甚至可以说,他们在竭尽所能。

并不是说这两万百姓多么值得国民政府如此大张旗鼓。

事实上,两万人口对于一个小国来说固然很多,但对于拥有四万万人口的中国来说,绝对只是沧海一粟。

这两年从北方逃过来的流民远超过两万的数目,也没见国民政府这么激情四射过,甚至为流民准备的施粥棚里的粥,都能照得见人影。

人,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其回归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可以转移视线。

是的,身在前线的岳复并不知道,因为他将第八师团打的大败,国民政府依旧像曾经的时空中一样签订“塘沽协定”惹起了怎样大的民愤。

如果可以,几位大佬甚至希望他岳复没这样胜利过,一场大败之后签订屈辱条约,他们身上遭受的口水可能还少那么一点儿。

没错,很悲哀,但这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

所有的战争行为,首先得为肮脏的所谓政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