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竟然还有榴弹炮……”这是炮兵中队队长野间小冢上尉脑海里浮现出的最后一丝念头。因为0.5秒之后,他就和他的属下们以及四门相隔不过十五米的步兵炮成了博福斯山炮威力的最有力见证。
为了快速解决步兵兄弟们的危局,川崎大队的炮兵中队也犯了一个和他们长官类似的一个错误----每门炮之间间隔太近。
要知道,在野外战斗时,就算空间有限,每门炮之间少说也得距离40米的距离。
因为,一颗榴弹炮炮弹的冲击波范围可高达数十米,再加上弹片的杀伤,一颗榴弹炮轰下来,方圆三十米范围内几乎没人能活命。
至于说某些神剧里炮弹在不停炸响,但英勇的我军士兵还在硝烟中冲锋的场景,就啥也别说了。
至于谁死谁不死,与一切逻辑无关,全凭导演的心情。
随即,这支炮兵中队的阵地上就响起了四声几乎没有间隔的巨响。
在距离他们不过200米外的川崎少佐的瞳孔里,四团紫红色的火球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焦距;接着又升腾起两团白色蘑菇状的烟雾;再然后,两声巨大的爆炸声才充斥着所有日军的耳膜。
四门博福斯山炮并没有试炮,而是一击而中。
当然,这不是走了什么狗屎运,而是早在几天前,炮兵连的官兵们就把每一个阵地前的区域都做了标记。
如果这样再打不准,杨巅广恐怕连会华阴养猪的资格都没有了。
事实证明,成功,永远都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是一点儿也没说错。
“打中狗日的小鬼子了!”藏在战壕里专门负责观测炮击效果的观测兵高声欢呼。“连长,要不,再来一炮?彻底把小鬼子送回老家得了!”还没打爽的一名炮手推开自己的二炮手,亲自抱起一枚炮弹再度塞入炮膛,向杨巅广建议道。
“不行!等营长的命令!”杨巅广的回答斩钉截铁,十分干脆。
一举干掉小鬼子的四门步兵炮,其实杨巅广的心里也是非常兴奋的。
不过,相比于岳复手下的其余所有军官,杨巅广绝对是最标准的军人做派。
别说这是在严肃的战场上,就算是在平时,他也绝不会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的前提下私自行动。
就连上一次岳复带人“兵围华阴”的时候,他也只是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下令警戒;直到最后,也没有与岳复所部发生任何正面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