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赶到目的地的时候,第29军负责罗文裕防守的一个少校营长早就在那儿等着了。
简单的与陈志和进行了交接,那个营长就带着自己四百多号人跑了。看他们那速度,显然是在阵地上被冻得够呛。
看着这片即将打响一场恶战的战场,岳复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怪不得陈志和办起交接那么快,那个29军的少校营长若是放到后世,绝对是个环境保护主义者。
整个罗文裕关口,丝毫没有即将成为战场的觉悟,原来啥样现在还啥样,纯粹原生态,也就是城墙上多了几个用沙包围着的机枪工事。
依托长城挖的主阵地战壕倒是有,但不足一人深不说,还没交通壕。
几个简陋的重机枪地堡顶棚上的原木还没人的大腿粗,上面覆盖的一层薄薄土层别说防155毫米重炮,就是75毫米的山炮,都有可能一炮给炸个稀巴烂。
不用说,在这些中下级军官们看来,罗文裕这种地势日本人根本就不会来,所以工事也就能简单就简单了。
岳复苦笑着摇摇头。
这特么就是现状。
国军之所以每次大战都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和不重视野战工事也很有关系,没有飞机没有大炮还不重视工事防御,战败还有什么好稀奇的?
当然,这和他们缺乏必要的野外挖掘工具也有很大的关系,日寇人手一把的工兵铲,国军部队就没有专门装备。
八营同样缺乏大型挖掘装备,不过,人手一把的多功能工兵铲还是可以的。
尽管那种工兵铲在北方寒冷气候下被冻的跟石头一样硬的土地面前就像一个功能欠缺的色鬼面对着一个摆出妖娆造型、风情万种的娘们儿,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还是可以挣扎努力一下的。
不过,交接完阵地的岳复下达的第一道军令却不是构筑工事,而是要求所有人伐木。
将罗文裕三个防守点面朝北方的那一面山坡上的树木和灌木全部伐光。
不仅是所有官兵,还发动了居住在附近的村民们一起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