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终不负

事实上,从1932年夏季开始,日寇就不断在山海关和辽宁与热河交界处制造事端。

10月,发生了伪满警察非法进入山海关城与东北军士兵冲突的第一次“山海关事件”;

12月8日,又发生了日军装甲列车炮击山海关的第二次“山海关事件”。战争的阴云持续笼罩,直到1933年的第一天。

岳复知道,曾经的时空中,就是在这一天深夜,日军山海关守备队长落合甚九郎派人在营院内投掷手榴弹并鸣枪数次,却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

并以此为理由,向中方提出4项条件,被拒绝后,日军于2日晨开始攻城,长城之战至此拉开序幕。

不过,只到2月17日,武藤信义才正式下达了进攻热河的作战命令。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3月9日,日军抵达喜峰口,热河全面沦陷,长城大幕开启,中方近二十万大军和日军4万余人及伪军三万合计七万人将会在这条华夏自秦以来就用以抵御外寇建在巍峨山脉上的城墙两侧展开殊死较量。

岳复和他的队伍不过五百多人,丢到这样规模的大战中自然不够看,也很有可能改变不了历史那个混蛋固执的足迹。

但岳复相信,因为有了自己这个意外来客,日寇必将在这场战争中留足他们该留的血,而且,痛彻心扉。

至少,在这场有他参加的战斗当中,绝不会出现曾经历史时空中两军的伤亡比达到15比1的惊人比例。

可以说,岳复这次在长城的战略目的很简单,哪怕改变不了大势,争取不了最终的胜利,那也得让日寇含着泪流着血捧起胜利的桂冠。

岳复疯狂准备的这半年多,就是为这个而来的。

最后一个月,岳复在有了自己的机炮连长之后,慷慨的让四门博福斯山炮打了足足200发实弹用以训练。先别说什么岳魔王奢侈的用了价值足足2万大洋的炮弹打出去,如果你知道,在炮弹下的工事里,是三个步兵连 轮番进入,你就会觉得岳魔王的奢侈完全不值一提。早在实弹训练之前,岳复就花费了半个月,亲自率领着三个步兵连以及他专门成立的工兵排在三个小山丘上挖掘被他称之为反斜面的防御工事。而且,还在山丘的背面建立了密密麻麻的坑道和交通壕。

这让所有人都大开眼界,原来,工事还可以这么挖的。

工事建的坚固不坚固,岳魔王一开始就告诉他们,建于战壕里的防炮洞最少也要能扛住75毫米山炮的轰击,而坑道最少要能抗住150重炮的轰击,为此甚至不惜专门让钢铁厂制造了专用的钢板放置在坑道上方。

而至于说怎么检验工事的强度,岳魔王很直接,正好机炮连的山炮排要实弹训练,那就炮击建好的各类工事好了。炮击工事不可怕,岳魔王亲自带着三个步兵连进入坑道听着外面不足十米二十米的隆隆炮响才是最可怕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炮兵排那些“龟孙们”的炮打得越来越准,就听着炮弹在自己脑袋顶上炸响,那种提心吊胆就不用说了。

还好,三个步兵连长或许早就知道某魔王会这么做,在监工的时候是一点也不敢马虎,在炮兵排花费了10天时间,朝着山丘轰击了近200发炮弹后,位于山后的坑道工事基本没有弹着点,位于山顶战壕工事里的防炮洞也基本没有被摧毁。

躲在坑道里的士兵们到后面几天,已经能在坑道里安心睡觉了。

从建造“反斜面工事”到炮兵演练结束,足足用了一个月,士兵们对炮也不再有先前的惧怕,对构筑各种临时野战工事也是得心应手。岳魔王于一个月前配给每人一把的单兵工兵铲也很好用,不过80厘米的铁铲子不仅可以挖战壕,还可以当烤盘使,打急眼了还能当武器,两边都开刃了工兵铲就像一把小斧头,甚至能轻易砍断铁丝网,砍人脑袋自然不在话下。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士兵们过得很开心,除了必要的值勤人员,部队全员放假一天,放足了肥肉片子的火锅敞开供应,就是平时甚少发放的烈酒,团里也准备的足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