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格博士

“还有,我不叫格博士,请叫格鲁诺夫,格鲁诺夫.维克多。”看日耳曼人的表情,显然自从来到中国之后,就一直被中国人按照习惯把他名字的第一个字当成了姓氏。

“哦,格鲁诺夫博士,你好,欢迎你来到潼关……”“呃!“还没客套完,岳复的眼珠子突然瞪圆了,声音瞬间卡在了嗓子里,瞪着两只眼睛盯着眼前的这位德国佬惊呼出声:“等等,您叫格鲁诺夫?格鲁诺夫.维克多?”

不是岳复承受力太差、遇事喜欢一惊一乍;而是,格鲁诺夫这个名字对于一名长期用枪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熟悉到你如果不知道这个人,就不配是玩枪的。

当然,这个名字对于二战前的各国来说,不过是个符号,很少有人会去多看一眼。

但用不了太久,这个名字就会响彻整个世界。

由他主导设计并大量生产的一款机枪的枪口下,至少有数十万盟军士兵的冤魂!很少有人知道格鲁诺夫的全名,但岳复却刚好是知道的那部分当中的一个。

格鲁诺夫.维克多,二战时期第三帝国军装备最多的机枪MG42机枪的设计者。

如果有人要问,二战中那款武器是最强的杀人轻武器,”MG42”的名字一定会被亲历那场占城的人公认第一。

虽然二战中全世界各式枪械层出不穷,但没有一款武器能和MG42相媲美。

这是全球第一款采用金属冲压技术制造的枪械,外貌近乎简陋,用欧洲各国潜伏在第三帝国的间谍的原话就是:这实在是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

所有间谍得出的唯一结论是:第三帝国已经不行了,他们极端缺乏原材料,连他们战术核心的机枪,都采用如此简陋粗糙的制造技术。

只有一战和二战最大的军火贩子美利坚的军械专家们清楚,不是第三帝国不行了,而是第三帝国在金属冲压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他们前面。

而从未来来此的岳复更加知道,MG42研究成功,不光是金属冲压技术的突破,其实更是枪械生产技术的一次重要的突破。

格鲁诺夫本人并不是枪械设计师,他是一名金属冲压技术的专家。

当时由于第三帝国军一线部队对机枪的需要量很大,他以专业的眼光认为按照传统枪械制造工艺,很难满足这样的需要(它采用机械加工,将一块实心金属利用车床、铣床等加工,切削掉不必要的部分,金属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既浪费材料,又花费很多工时)。

他认为机枪采用金属冲压工艺制造是必然趋势。实际中,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MG42不仅节省材料和工时,也更加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