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继续以自己的步伐来估算行走的距离,我从洞口走到这里的时候,差不多也要有它个三四百米的距离了。
山洞并不是一个完全笔直的状态,偶尔有些地方会出现一个幅度不是很大的“S”形弯角,就好像是我们以前上小学的时候,画直线因为没有格尺的帮助,而是凭借着惯性一笔下来,稍稍有些歪歪扭扭的样子。
不过总体上来说,这个山洞通道还是呈现出一条直线的姿态,但是越往里面走,我的心里就越不安,这个山洞到底是通向什么地方的呢?
在我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心里便又回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就是有关于我们下来的时候所使用的那个地道。
那条地道与这个山洞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
这里是纯天然形成的,而那个山洞完全就是人为修建的。
得到这个推断其实很简单,我们下来的那个地道虽然说四壁仍旧是地下的沙土结构,但是明显是经过人工的打磨,使其非常的光滑,而因为地道的出口正对着涵洞当中的水潭,因为水潭当中水的缘故,致使地道内的环境相对超市,生长出的苔藓植物就更加借助了地道墙壁的光滑性。
而那个地道修建的时间,很明显是在这栋别墅修建起来之后。
因为我们都知道,在盖房子的时候,为了保证房屋的稳定性,是不可能在搭建地基的时候就将这条地道直接修建完成的,而如果说是别墅修建完成,再打通这条地道的话,那工程量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就以地道的长度来说,掏出来的土方材料都不是一般小的数量。
而且我感觉,这条地道不应该是这栋别墅的原主人一时兴起所修葺的,因为不论是地道的长度,还是说最终拐角所到达的位置,都是相当精确的,显然是经过周密的计算,这地道的目的地就是通向那个涵洞。
这更加加深了我对这栋别墅的主人修葺这座密道是来这地下寻找什么东西。
因此我还是觉得这个别墅的原主人,很有可能外表上看起来是一名商人,而暗地当中所从事的是类似于“盗墓贼”行业的人,可是据我目前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这里似乎并没有任何类似于古墓的任何迹象。
在国内有很多的古墓在经过考古单位进行开发和保护过后对外开放的,比如宏伟磅礴的兵马俑所在的秦陵、以从来就没有被“盗墓贼”光顾和破坏的明十三陵和后来被惨遭军阀混战所眼中破坏盗挖的清东、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