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人生鸡汤

一些家住的远的,开始着急起来。

“老人家,我这回去拿户口少说得六七个钟头,您下午还在这儿吗?”

周隐摇头:“今天只有这一千斤面粉,换完即止,不过明天一早我会再拿一千斤面粉去桑果镇,你们如果方便,可以拿着户口去桑果镇集市上换。”

桑果镇就在双坪乡隔壁,能来双坪乡赶集的乡民,大概也不会介意多走些路,再去桑果镇赶集。

听到明天还能换,众人也就不慌了。

住得近的都回家拿户口,住得远的,则纷纷弘扬国粹,围成一圈看热闹。

解放后这几年,大部分生产队都办过扫盲班。不过,扫盲班没有奖励,种地也不需要识字,因此乡民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

许多人上了一个月扫盲班,还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但现在可不同了。

学会的字,都能转化成粮食。

而且瞅着那板儿车上的面粉,等级还不低,又白又细,这么好的精白面,一斤少说能换两斤粗粮。

在吃不饱饭的年代,食物就是第一生产力。

围观看热闹的人,这会儿齐齐化身为“顺风耳”和“千里眼”,想趁着周隐验收的机会多学点儿,能学几个算几个。

那学习积极性,可谓空前高涨。

很快,回家拿户口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不断有粮食被换走。每人换个一斤两斤,十几斤不等。

就数供销社上班那位姑娘换得最多,一个人就换走了三十多斤,简直羡煞众人。

不到中午,一千斤面粉便兑换一空。

祝明月看了看功德余额,涨了有四万多。

加上救段文清时奖励的十万,和推广四季玉米奖励的十万,余额已经接近三十万了。

满满都是成就感啊。

不仅是收获功德的成就感。

还有这件事情本身。

祝明月甚至觉得,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比收获功德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