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楚国市集 乐官相邀

变身四大美女 来往01 2067 字 5个月前

“妹妹,帮我插上。”郑旦解下斗笠对着余音道。

“姐姐真好看,好想亲一口。”余音在郑旦耳边轻声说道。

听着余音略带挑逗的话语,郑旦脸颊微红。

“骗人,姐姐我戴着面具,妹妹怎知道好看?”

“只要是姐姐,无论戴什么都好看。”

听了余音的赞美,郑旦心里美滋滋的。

之后郑旦再次买了画眉用的笔,梳子,丹砂……

最后两人又去布店量身定做一身衣服,此前两人从越国走到楚国,穿山越岭,打猎弄得衣服已有些残破。

好不容易等郑旦尽兴,余音总算松了口气。

归来路上,郑旦唱起余音教给她的古风歌《采薇》(中央歌剧舞剧院舞剧《孔子》选段),前世余音最喜欢的古风歌曲之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歌声轻快优美,只有四句,不断重复,以采薇少女的轻快无忧反衬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和处处碰壁的凄凉遭遇,和《诗经》原文所要表达士兵归家途中触景生情时心绪悲痛复杂的心情大为不同。

郑旦优美的歌声很快吸引了不少路人,大多数人都觉得很好听,少数读过《诗经》的人都听出唱的是《采薇》,但和印象中的截然不同。

《诗经》里国风部分是由周朝专门设立的乐官去各地采风,收集回来的民歌,属于风雅颂三部分之一,都有专门的配乐。

幸好楚国相对开明,若是在中原,说不定会被保守的人怒斥乱改《诗经》,在古代改编乱编可是要真的谢罪的。

回到欧冶子铁匠铺处,余音和郑旦向欧冶子提出住街上的逆旅,毕竟住在别人家里不方便。

第二日,余音和郑旦去领定做好的衣服,回到住所时突然被一个身着随从服的仆役拦住。

后面还有几位类似打扮的仆役拥着一位士族打扮的中年人,来人身材高大健壮,头戴高冠,身着黑色深衣,身佩长剑,腰悬玉佩,看上去三十多岁。

“两位,昨日可是你们在街上唱《采薇》?”高大中年人对着两人拱手问道。

余音听着这话,心想古人办事效率都这么高吗?第二天就来抓人。

余音自然不会傻得承认,“尊驾认错人了。”

“不必多想,我是乐尹,负责收集乐曲,听我朋友说,昨日有人把《采薇》唱得别有一番风情,所以想让你们告诉我曲子。”高大中年人微笑着道,不容拒绝的意思很明显,在这个时代庶民能让士人多解释一句已算难得。

“那好,修明姐姐你来唱。”余音倒不怕什么士族不士族的,但她怕麻烦,好不容易能安定一下,她不想惹麻烦。

“大胆民女,见到士人还不解下斗笠?”之前拦下余音两人的仆役见到两人完全没有露出真容的意思,不禁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