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指点

众人听着陵游转述的招供之言,不由眉心拧紧。

容昭沉声道:“他招供称,青州之时曾听见刘敏与吏部的一位朝臣有所来往?”

“是。”陵游颔首:“刘敏有一次与胥文英对饮,曾在酒后无意间说漏了嘴,言及与吏部一位大人谋划了些大事。还说此事若顺利,他便会扶摇直上,再也不必做任人摆布的蝼蚁!”

“想来便是箭簇一事了。”明砚舟温声道:“且他此后确实连跃数级,成为司礼监掌印。”

容昭颔首:“你所言有理。”

她转向陵游:“刘敏可还曾说了些别的?”

“未曾。”陵游摇头:“胥文英说,此后刘敏似乎醉得很了,倒头便睡了过去。且他彼时也不算清醒,思及自身安危,便再未敢与刘敏提及过此事。”

“如此说来,倒也在情理之中。”容昭垂下眼,脑海之中却似有一堆线团,理不出头绪。

明砚舟思索片刻,低声道:“彼时我与兄长审问两名刺客,他们曾提及幕后之人官职极高,可在众目睽睽之下将突厥探子藏在府中。”

容昭闻言,眼前一亮:“官员的任免可有记录?”

“吏部的架阁库中应有案卷。”

“如此,我们可有法子去一趟吏部,翻阅近十年的官员任免记录。想来当年在吏部任职、且如今手握大权的朝臣,应是不多的。”

明骁舟一直未曾开口,此刻闻言,沉思片刻:“我们是要找这样一个人,但要避开羽林军潜入宫中翻阅案卷,难度极大。”

容昭沉默半晌,终是承认:“王爷所言极是。”

她拧紧眉:“可若不去翻案卷,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知晓官员的任免?”

半晌后,明砚舟勾唇一笑:“纸质案卷无法翻阅,那我们直接去问知情之人如何?”

容昭闻言,恍然抬眼:“你想到谁了?”

明砚舟瞧着她,此刻却并不开口。

容昭思索片刻,眼前一亮,二人异口同声道:“陈让!”

明砚舟点了点头,随后温声道:“在清河之时,曾打算设宴问他青州之事。既如此,何不一道?”</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