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分析这件事之前,想问诸位一个问题。”
“假设蜀王是放过李承宗,那么对蜀王来说,好处在哪里呢?”
杜如晦沉思片刻,沉声道。
他没有直接说明,而是通过询问去给李恪辩解。
既然陛下没有将李恪召唤进来,就是对李恪也有所怀疑。
长孙无忌可以说李恪没有放走李承宗,但是他和李恪的关系不一般,不能这样说。
“或者是觉得李承宗可怜,放走了对方?”
长孙无忌沉声道。
“或者是有另外的想法,比如想要皇位?”
李二也进行回答。
至于长孙皇后和杨淑妃,两人都没有说话。
本来杨淑妃想要说些什么的,但张张口,却没有发声。
因为长孙皇后都没有说话,故而她也不应该给自己的儿子说话。
后宫不干政,皇后在这里不干政,她这个做妃子的,更加不应该干政。
“长孙大人所言不是没有可能,但这个可能几乎为零。”
“众所周知,蜀王殿下两次杀进东瀛、薛延陀等国,直接或者间接屠戮民兵不下百万,其心已经如铁。”
“能让他还有感情的,估计就剩下淑妃娘娘、妙颜、子嗣、柴韶容、阿史那云、我......以及陛下区区几人而已。”
杜如晦深吸口气,沉声道。
这话有点大逆不道,毕竟没有提到皇后娘娘。
但是这话在场的人却不得不深度审视,甚至觉得杜如晦说的很有可能。
李恪从第一次杀进东瀛开始,到现在经历的几场战争,直接或者间接杀死的,怕是不低于百万。
如此恐怖的数据,是人都怕已经冷血,能够在意的人已经不多,况且还是一个乱臣逆子呢?
而且,杜如晦还提到李二,让李二怀疑李恪的心淡去不少,眼底深处流出欣慰之色。
“又或陛下所说,这一点臣觉得绝无可能。”
“说句大逆不道之言,在蜀王追杀李承宗的那天晚上,若是他心有反心,怕是可以强行上位,完全不需要做出那么多无须有的事。”
杜如晦沉声道。
说着,起身向李二跪拜,望他能够原谅自己过失的话。
“或者是他想要名正言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