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互帮互助好邻居

“我看了山上多竹林,特别是出产竹鼠。这可是好东西,我同学他们那边就喜欢这一口,说光凭竹鼠养殖,一年就能有两三万的收入。”

当万元户还是个概念的时候,年收入在两三万以上,对农民朋友来说无疑是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

见他们说得兴起,差不多打算明天就去找镇上申请的时候,董宴如跟负责报建的学妹对视一眼,两个姑娘齐刷刷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没错,养殖业最大的难题就是疫病的处理,竹鼠这东西,又很容易感染病毒,到时候一死就死一园子,别说挣钱了,没把棺材本亏进去就算好的。

报建的小学妹撑着下巴,笑眯眯的说她高中同学就考去农大的兽医专业,或许可以帮忙问问他们那边有没有相关的技术。

榆树村的村长一拍脑门儿,对啊,他们村也有农大的技术指导员在,虽然植物跟动物不是一个专业的,但请老师帮忙咨询下应该也没问题吧。

董宴如当机立断,让小学妹联系她同学,再叫村里的孩子帮忙跑一趟,去实验基地那边请老师过来聊聊。

实验基地跟他们村离得不远。

老师和同学们偶尔也会来村里买点生活物资,或者晚上散个步过来跟村民们聊聊天什么的,关系还不错。

听到这边有事儿想要请教,老师也没计较为啥不过去找他,乐呵呵的跟着村里的小孩儿们到了老仓库这边的办公室。

他们农大也有相关专业,可惜得到消息的时候晚了一步,董宴如这个小团队都满员了。

过来的路上边走边看,两位老师还中途停下来观察了下他们在路边种植的景观类植物。

等到了办公室里面,听了榆树村村长的诉求后,两位老师表示一点问题没有,他们回去就跟动物学那边的老师商量,看能不能派个指导团队到榆树村帮忙。

学生们都需要实践,而学校能提供的实践机会并不多,如果能有老百姓主动要求,他们当然会帮忙,甚至还能协助对方申请相应的养殖户补助。

说完了榆树村的事儿,其中一位老师转头看向董宴如,笑眯眯的问她还需要人手不。

董宴如拿不准老师的意思,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他们办公室里,年纪最大的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