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扶苏,你在怪朕。”

陆昭头摇得像大摆钟:“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那你为何一直低着头。”

陆昭缓缓抬头,这回他终于看到了嬴政的长相,长眉深目仪表堂堂,但在皮相之下,更多的都是让人难以平视的上位者气势。若是形容的话,好比在泰山脚下仰望巍峨群山,第一眼就会被其扑面而来的不凡气势所压倒。

一想到他对面的男子,就是开创华夏大一统的秦始皇嬴政,陆昭的脑袋就开始发晕。

“朕倒是小看你了,昨日你是想死谏?”

“儿臣不敢,”陆昭立马认怂,“儿臣只是心生愧疚。”

“为何愧疚?”

“方士辜负父皇的信任不说,居然还敢诋毁父皇,而坊间的诸生居然不分青红皂白,趁机妄议朝政。扶苏只顾为诵读孔子的诸生求情,却忘了父皇受到的诋毁,扶苏身为人子深感愧疚,寝食难安。”

嬴政深深看了一眼对面的扶苏,弄得陆昭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

“照这样说来,你是知错了。”

扶苏错了吗?错了。他偏偏在始皇帝气头上劝谏,而且劝谏的方式也有待商榷。或许在嬴政听来,似乎是一种要挟。

扶苏完全错了吗?没有。扶苏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秦朝的稳定考虑。事实上,秦始皇坑杀儒生这么多人,并没有实现政治目的,反而给摇摇欲坠的秦王朝树立了更多的政治敌人。

当着始皇帝的面,陆昭说出了他的看法:“虽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一味堵塞解决不了任务问题,还需引导黔首才是。”

嬴政若有所思道:“你的话听着是有几分道理。”

“父皇,我能不去上郡吗?”见嬴政面色转霁,陆昭战战兢兢地问出了这个问题,他实在不想去上郡。

嬴政不置可否,而是道:“三日后,四百四十六名诸生将在咸阳城外坑杀,你负责此事,将功折罪。”

陆昭沉默了,干张着嘴巴,吐不出半个字。

“扶苏你想抗旨不遵?”见扶苏不说话,嬴政脸上的怒气肉眼可见地增长

在陆昭的认知里,皇帝应该是喜怒而不形于色,任由臣子们猜测,但真见过嬴政后才发现,对方丝毫不似这般。

始皇帝的表情很明显也很丰富,心情都写在脸上,大喜暂时没看见,大怒十分明显。

陆昭这时才明白一个道理,在这里在始皇帝嬴政面前,他没有任何反驳的权力。

所以陆昭只要长了眼睛,就不会说出第二个答案:“儿臣遵旨。”

见扶苏答应,嬴政将发散的怒气收回,有头没尾地问了这么一句:“扶苏你对‘良药苦口’四个字怎么看?”

陆昭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好一个‘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若不是朕在,面前的‘良药’你恐怕都不会喝。”嬴政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但朕却能随心所欲,不用看任何人脸色行事,因为朕才是皇帝。”

说完这句话后,嬴政拂袖离去。

见嬴政走远,陆昭回到寝殿将门一关,瘫坐在地上,他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

当秦始皇的儿子,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