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没那么容易消停了

传言在柳溪村很快就传到了张家,张博钧的七大姑八大姨也跟着议论起来。

“搁过去她就是个汉奸!”

“那么大个厂子,得投多少钱啊,当初咱们怎么就没想到,她爹就一木匠,哪来那么多钱让她开厂子。”

“得亏这婚事没成啊,王母娘娘,玉皇大帝保佑!”

“现在是新社会了,她一汉奸有什么好嚣张的,上次咱们去连厂门都不让咱们进,咱们得去讨个说法。”

“对,谁去给她干活谁就是汉奸走狗,看她厂子还怎么开。”

上次张博钧的七大姑八大姨被仰山村的人从绣花厂门口赶了回来,成了全村的笑话。

这群老妇女可不是吃素的,发誓要一雪前耻,到处大肆宣扬,说杨文妮是给小鬼子干活儿的,替小鬼子剥削自己人等等。

这话传到了杨老太太那里,她当时眼前一黑,拄着拐棍儿都没站稳,幸好邻居把她扶进家里,不然准得栽一跟头。

她立刻让杨建华去把家人都召集来,除了在县城上学的杨文韬,外出干活儿的杨文礼,其他人必须来,别的事儿都好商量,这事儿不行,十万火急。

包括杨老太太在内,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经历过战火的洗礼,那种恐慌和恨意是骨子里消磨不去的。

杨文妮到大伯家的时候,杨老太太正在哭诉,完全没了以前凌厉的气势,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呜咽让杨文妮的心跟着揪了起来。

有关传言杨文妮已经听说了,为此她还开了全厂大会,让工人安心工作,不要听信谣言。

她以为这次的谣言会跟上次张家造谣没有退婚一样,只要不理他们,自己就慢慢消退了,可这次似乎没那么容易消停了。

杨建华和杨建平一直在劝老太太,问题谁劝她也听不进去。

杨建平知道事情的经过,任凭他重复了多少遍都没用,杨老太太已经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了。

厂里接到订单本来是好事,绣花机厂卖出了更多的设备,东阳镇有更多的妇女有了工作,杨文妮赚到钱可以尽快还完贷款,继续扩大工厂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