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林接过酒碗,瞅了瞅身后帐篷,“这是打算今晚露营了?”
“王家那边也准备了房间,咱们就哪里舒服睡哪。后半夜会有不少海船回来,依我看,这里不比屋里差。”
赵大山笑着点点头。看这情形,他媳妇就是拉也拉不回去。
那边张国庆护着老娘儿子,就担心他们一不小心趟海水被浪给冲走,还得时不时瞅眼赶海的三妯娌。
他瞥了眼那三位前面满满地三筐杂七杂八的海味,摇了摇头。真够拼命的!却不知自己这么一群人过来让渔村这些人多担忧。
要不是自己有先见之明,特意找队长表示收购海鲜干货,估计连王婶的面子也不够,不被赶走才怪。
“小五,替我们这样照一张。”
“嗳,娘你站好别动。”张国庆咧嘴一笑,举起相机就拍。这次最大的收获是他娘开心得跟孩子似的。
红透半边天的夕阳下,一眼无际的大海为背景,张母拉着孙子,祖孙俩人举着手上的海螺海星,笑容灿烂得让人心底一暖。
此时此刻,张国庆再次深刻体会到媳妇对彩色相机的怀念。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或许张国富他们还没法体会这份惬意,但不妨碍他们心情愉快。
很快一对对夫妻俩聚在一起挖坑赶海,留下的张母、左婶和程红丽她们见状,相视笑笑,也回了帐篷那边,留下空间给这些年轻人。
夜幕降临时,张国庆邀请了渔村队长、书记和会计过来喝一杯。
篝火燃起,红火的亮光照亮了他们和渔村人开怀的笑颜,也照亮了这三位那颗热情淳朴的心。
两天一晚的旅程,张国庆一行人与渔村这些老少妇幼们结下了友好关系。
等次日傍晚,两辆马车和一辆卡车开始启程离开渔村时,还有不少上工的人跑过来让他们有空过来玩,更别说一群泪汪汪的小孩子们。
这些孩子让前世受尽世间沧桑的周娇都感动万分。一个村学龄儿童有四百多个,只有十来个正常上学,剩下的每天上渔场剥虾,中间还赶海贴补家里。
而就是这些孩子,今天将他们一天赶海的收获赠送给了自己这些陌生人。孩子们那颗纯真赤诚的心,让周娇觉得她该替孩子们做些什么。
“小五哥,家里睡得下,我大哥大姐他们可以上我叔那睡。”
“留两屋就行。趁现在还没退潮,快跟我们去沙滩扎营,迟了没法赶海。”
“你连这也知道?”
“笑话,没点准备你哥我能跑你家。”
正值潮起,王老幺带着一群人找了个地方,开始搭起帐篷。军用的大帐篷,加上一个小帐篷一搭好,顿时有了海边度假气氛。
“爹,咋样?这个小帐篷给你和我娘住。晚上要是不习惯再去王叔家借一宿。”
张爹背着手绕着帐篷走了一圈,挥了挥手,“这个新鲜,今晚就住这沙滩上。”
另外一边帐篷那,张母弯着腰进入里面,爱不释手地摸了摸,“我这辈子算不白活,还能这么玩。”
“娘,有这个连屋子都不用盖。这可真好!”
“娇娇啊,你说你二哥能找得到这地方吗?错过这次机会,他还不得后悔死。”林菊花扭头看了看外面,“这就是大海啊,还真跟河不一样。刚才那浪打过来怪吓人的。”
周娇忍俊不禁地笑道:“信上画了路线,我二哥一准找到。明儿周末,搞不好左婶和程姨她们也会过来。”
“可真是太好了。”
“嗯,放心吧,都准备好了。要是赵叔他们过来,没准今晚他们就会到。”周娇很有自信。以程红丽爱玩的性子,加上张老二的能言善语,十有八九县城的一伙人会搭赵大山的卡车过来。
而赵大山更会为了给单位谋福利,不会错过来这一趟。毕竟这边有个渔场,要是操作得当的话,连中秋节派发福利也能解决。
“等会你教我们怎么赶海,可别闹笑话。”
周娇指了指她婆婆,温言抚慰:“娘比我厉害!她眼神好的很,跟紧娘就行。”
林菊花这点倒是忘记了。前几年小五两口子可是带公婆两老去了不少好地方,到现如今县城好多人都说她公婆见识广,没啥不懂。
“娘,你闻得惯这鱼腥味吧?会不会不舒服?”
张母满脸笑容地摇摇头,“还能臭得过农家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