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们喝果汁,慢慢来,我们不着急。”
倒满杯子,大家举起杯大喊:“祝爹(爷)娘(奶)天天开心。”
张爹俩人乐的合不拢嘴,一口气干完杯里的酒。
有了张国庆三兄弟陪着张爹逗乐子,周娇三妯娌陪着张母说着趣事,参合着孩子们的童言童语。这顿年夜饭吃得一家人笑得东歪西倒。
十二点一过,张爹一声令下,三家门口三个儿子同时点燃鞭炮。随着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随着村里村外那一阵阵此消彼长的炮竹声,新年终于来了。
周娇端出了五色五味的年夜饺子。五种颜色,五种馅料,精巧别致的饺子,让吃饱喝足的一家人哪怕够撑了,还是省不得放下筷子。
“我吃过五分钱了。”
“哥,我吃到红糖块。”
“我,我也吃到两分钱了。”
随着孩子们惊喜的欢呼声,随着张家人人皆吃出一个个崭新的硬币、红枣、红糖块,在红红的烛光照耀下,是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吃过饺子,如同往年。这次喜子几个孩子带上毫无睡意的小平安,来到炕前,向张爹张母磕头拜年。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爷奶新年快乐,一顺百顺。”,让张家人的笑声穿出张家小院,飘荡在北山脚下。
张爹张母是睿智开明的长辈。他们不管男女,不管长孙喜子还是最小的平安,一律统一对待。
孩子们拿着崭新的压岁钱,开心的笑眯了眼。
对着这点,周娇很是佩服。重男轻女要不得,偏心更要不得。儿子是自己生,偏心点他兄弟姐妹要是大度也不会太计较,可孙辈就不同。孙辈与祖父祖母到底隔远了一层,孩子们小,很容易记仇。
张家有张爹张母,是张家孩子们的福气。为人父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家人的尊重爱戴。
过年了,从除夕这天开始一直到正月破五前,谁家也不愿意骂孩子。这段时间将是他们肆意妄为的好日子,也是他们年头盼到年尾的快乐时光。
孩子们吃饱喝足,拿着拆开的小炮竹三五一班人跑到外面玩闹。飞着鹅毛大雪的冬夜寒气逼人,也阻挡不了孩子们爱玩爱闹的天性。
没到夜深,老队长让每家分一碗饺子带回去,至于有些人家没有锅,该怎么加热,他没说,大家也没提起。
后来周娇才知道每家的这碗饺子是已经拜祭过各家祖宗,当然各自带回家。要不谁吃别人祖宗口水。
各家当家人端起手中那十个饺子高兴地领着家人回去挂灯笼、分压岁钱、吃饺子、放鞭炮、守年夜。
随着人群解散,渐渐只剩下食堂帮工的大娘大婶们收拾残局,还有一桌正首位的老族长他们这些长辈们。
张爹位列其中,今晚他还在陪着族长他们喝着小酒,聊着家常。
张国庆见状,对平安比了比张母。很快他就见平安抓着他奶奶的手不放,拉着张母要回家。
夫妻俩人偷偷地闷笑,抱起儿子,拉上张母回了自家小院。
各家门口,张国庆三兄弟一起高喊,一起竖起来木柱子,点亮红灯笼。红红的灯笼下是各家家人们欢快的笑容,孩子们欢呼跳跃。
三家大门大开,张家三兄弟不约而同的地开着院子,谁也没合上院门。似乎如此,能让张爹张母知道孩子们等他们回家。
周娇从张国庆那得知食堂消息,她就预计到今晚的年夜饭会很简单结束,提早就准备了部分菜色。
此时,她开始准备属于自家的年夜饭。
炖鲤鱼、母鸡炖板栗、猪肉酸菜炖粉条、地三鲜、炖豆角、玉米松子虾仁、拔丝地瓜、
红枣发糕、粘豆包、加上罐头大杂烩这道甜品。
随着她烧制的一道道色香俱全的菜色被张国庆端出厨房,摆上客厅大桌上,很快占满整个桌面。
张母在老院拜祭完先人,开始在三个儿子家里来回转悠,观察三个儿子家里有没有什么犯忌讳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