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播里的音乐声停,各处负责人一声宣布开始。
点炉的人将点火用的木材填入炉膛,焦炭也从炉顶倒入炉膛。下面的人用油点燃木材,用耐火砖切死,留了个出铁水的圆孔。
此时用鼓风机鼓风——刹那间,滚滚的浓烟从炉顶喷冲上去。
见证这一刻,现场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有些人更是激动得大喊大跳,喊着口号。
点火成功,说明距离目标不远,让每个人喜悦不已。
四五个炉前工无惧炙热的高温,几人手里拿着捅火棍伺候着高炉,开心的哈哈大笑,喊着上料工加油。
上料工们信心十足背着一筐铁矿石、焦炭、石灰石顺着梯子爬上高炉,从顶部倒入。全程没有一点胆怯,下了梯子更是再接再厉。
下面席地而坐的敲石工们更是顾不上开口谈话,加快手上速度和力量,生怕接不上熊熊燃烧的高炉。
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练制出钢铁的希望,更是让人们激动自豪,此刻人们恨不得日夜坚守在高炉旁不离开。
天空还有一抹亮色,抬头朝上,随处可见四面八方的浓烟腾起,渐渐地县城头顶一片灰茫茫。
慢慢的天色暗了下来,不知是接近黑夜时间,还是烟雾遮住了天空。
黑夜来了,四处点亮的篝火,映红了整个县城。
黑夜作业,毫无保护措施。
全程上料工们背着重物,爬上那九米的高度,这种危险性让周娇不忍直视。每次她的视线都不敢接触上方,心惊肉跳的期待着天亮。
就这样,一直不停火的开炉炼铁,除了强劳力工种日夜换班,其余人人深夜入睡,凌晨五点上工。
彼此谈论的话题离不开铁,报道上更是离不开铁,一下子生活仿佛进入了钢铁世界。
吃过晚饭,周娇背着平安,提着喇叭和号子,跟着王大娘他们后面。
王大娘是好人!
晚饭前,王大娘嫌弃地看着周娇那单薄的身子骨,尤其在肥嘟嘟的平安相称下,她紧紧皱着眉头给了周娇一个肥缺。
写标语、喊口号、吹号子,表面上二十小时不能休息,可周娇知道这是人家有心照顾她。
为了不让王大娘落人口实,周娇主动接过胆子,兼顾负责几个奶娃娃,让大人们安心争创奇迹。
人们开始敲碎白天从山上推回来石灰石。
土高炉的地基就需要石灰石,想要拔地而起九米高的高炉,地基就需要石灰石的岩层。它非常坚固,很有稳定性。
旁边的两堆铁矿石、焦炭,是炼铁的原材料,这也要敲碎。
劳作的疲劳挡不住人们的激情。四处高声谈话声,锤子敲打声,加上县城广播声,如荼如火。
周娇抬头看着天空,今秋少雨,一直到如今没有下雨。她看着怀里毫无睡意,睁着双眼四处观看的孩子,多想来场雨。
此刻她还没发觉自己的想法很幼稚。一直到了冬天,就下了那么两场雨,人们还是冒雨不停地忙绿,哪儿的放假。
远处张爹张母敲打着石灰石,时不时注意着老伴的双手。
“孩子爹,你下午上山遇上村里人了没?我听说村里也在起高炉,也不知道起在哪儿?唉…我这心啊,七落八下。”
张爹笑道:“遇上老五他们了。咱们村没能耐人指点,炉子起不了这么高,就多添了几口。听说起在山脚那头荒地上。咱们家院子没事,你要不放心明儿抽空回去瞧瞧。”
张母手上不停,摇着头,“算了,还是不回去,看了也没用。也不知道咱们三个儿子怎么样了。”
原来还惦记儿子?张爹对下面两个儿子一点也不担心,他倒是愁上老大。老二机灵,小五更是不傻,又有一把力气。他家老大就不行,太忠厚,容易吃亏。可这些他也不能告诉老伴,要不然非得急出病来。
他哈哈笑道:“比着更累的他们都干过,你还用得了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