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年夜饭

没看旁边不少父辈在观察着他们?军人教育孩子,绝大数直接就是用脚踢,众目睽睽之下要是挨训、挨打,谁的脸上也不好看。

住在大院,张国庆就不止一次看到用鞭子抽孩子的军人。大院里的孩子们和父母感情比较疏远。父母忙于工作经常不在家,孩子们上下学就在大院内,生活有保姆照顾,没保姆的家庭一日三餐混食堂。他们只要孩子安全就行,彼此缺少沟通。孩子呢,生在50年前的有些成长途中没见过父亲一两次,哪里来的感情?

这也是他和周娇一家人一回到大院受到瞩目的原因。如今大院里见到周娇的人,不管老少都戏称她周家宝贝疙瘩。前两天周娇清晨锻炼,还有五六岁的孩子跑过来喊她宝贝疙瘩姐姐。

随着上面领导人入场,礼堂响起热烈掌声。开场白后,就是文艺汇演。千遍一律的节目看得人们兴致大起,几位领导中场退出都毫无知觉。

张国庆朝离开的老丈人笑笑微微点点头。这天他老丈人要下部队陪战士,丈母娘正月初一还要安排四处汇演。千家万户团圆的大年夜,他们一家人是没法守候一起吃饺子,迎接新年的钟声。

东北张家村。此时此刻,孩子们盼望已久的大年夜终于来了。这天老二张国强一家全聚集在老院,陪张爹张母一起过年。

两家人围着大桌子,依照往年习惯笑眯眯等张爹张母说几句话后开动。

以往张爹会感叹几句今年一家人辛苦了,来年再接再厉。

张母会夸夸自家儿媳妇们,鼓励来年多多添人丁、开春后努力干活,勤俭治家。

张爹满面笑容望着跟前的孩子们,笑着说如今日子越过越好,自己非常满足接下来就靠他们自己努力。劝家人要学会满足,凡事三思而行。

张母紧跟其后扬言她已经不管家了,希望来年两个儿媳妇照顾好男人孩子。

张爹开动筷子后,见下面两个儿子忙着照顾着孩子们,想起自家老儿子一家子远在外地,他内心失落不已。

这会他老儿子在家,第一个就是先给他倒酒,给他娘夹菜,还会说些笑话逗他笑。他时不时往屋外望去,似乎在期待他们回来。

老二张国强早在他父亲腊月冒着大雪往县城、村子他小弟两处院子竖起红灯笼,他就知道父母大年夜一定惦记小五。这会他故意开玩笑说张国庆夫妻俩逃得够快,省了给孩子们的压岁钱。

他的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家都知道这是玩笑话。自从张国庆一家人去了京城,他们家包裹一直没停止,县城芳姨天就往张家村送。

除了孩子们的布料玩具,张爹张母连棉靴到帽子各种款式都有,新衣服就整整三套。更别说年前周娇就织了两套毛衣裤给两老,临走前张国庆已经给孩子一人五毛。

“小五不在家还真觉得缺少了啥。也不知道在京城过得习不习惯?那边贵人多,一定没咱们家自在。”

千好万好不如自家好。张母从老儿子一家人离开后,睡着了,梦里都是老儿子笑着喊娘。

张国强见她忧心上了,连忙笑眯眯说道,“娘,咱们家小五你还不了解?那就是走到哪都受人欢迎。”

果然只见张母精神一震,说起老儿子以往事迹,开心不已。

张爹忍不住问道:“你们说小五会不会真的等上班再回来?前几天他干爸过来可是说过了十五,他们一定回来。这孩子寄东西过来也不说啥时候回来,就很好很好。”

张国富听了大笑,“爹,过了十五和正月底回来差不了几天。我估计小五一定正月底回来。周叔一定舍不得他闺女。你啊,就安心等你老儿子回来。”

想到周孝正父女俩腻烦劲,张爹张母哈哈大笑,心底也安心不少。

吃过年夜饭,村里震耳的鞭炮此消彼长响起。喜子他们跪在地上给张爹张母磕头。磕头的仪式很庄重,双膝跪下,额头磕地,重复三遍。拿到了一人一毛的压岁钱,高兴的他们个个往屋子里藏。

张爹带着俩儿子三个院子轮流放鞭炮。孩子们也不怕天冷跟着四处乱串,集结了一帮小伙伴在外四处玩小鞭炮。

张母带着媳妇开始煮饺子。等饺子一出锅,孩子们也受不冻跑回来了。一家人吃过饺子后,张爹也不让孩子们守岁,让他们全回屋。明天年初一一家人少不了要上祠堂、去长辈家拜年。

堂屋留下张爹两老口靠在炕上低声聊着陈年旧事,静静守到天亮。

此时的京城军区大院,随着大家报数倒计时,新年终于来了。58年悄悄地来临。

礼堂外广场篝火前,几个文艺爱好者拉着手风琴,吹着口琴配上二胡演奏着一曲曲欢快的音乐。围观的人们也舍不得回去,跟着大声合唱。

平安早早就被程老太太带回去,张国庆和周娇俩人望着远处烟火,忘记一切烦恼与忧愁投入其中。

57年的大年夜,大院里所有的一幕幕成了他们一生难以忘怀的回忆。这样的热闹场景一去不复返,物是人非事事休,往后再次相聚老朋友们还依然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