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收拾新院子(3)

“有的,刚出笼,你闻闻着香味,酸菜和肉馅的都有,馒头也刚刚好。你要多少?”

林丽珊拿出粮票和钱,“来二十个肉包子,二十个馒头,要多少?”

“肉包子015元,馒头007元,带二两粮票。外省的不行,只能全国和本省的粮票。”

林丽珊听她说完,数出粮票和钱交给她,那姑娘麻利的收起钱点了点开票,大喊着,“大师傅,20个肉包子,20个馒头。”

等了不一会,拿着热腾腾地包子馒头,林丽珊赶紧往车里跑,“你先拎着,光油纸包着,放在后面不能吃了,我来开车,你饿了等会就可以吃。”

程红丽提着满满的两袋子,“你怎么买了这么多?我们等会就要去饭店了。就这馒头比脸盘还大,吃得了吗?”

“哈哈我没想到这里的馒头这么大,点都点了,你有没有觉得东北的包子和馒头都好大的,料十足。上回去饭店我点了碗红烧肉,盘子里满满的都是肉。”

俩人都哈哈大笑,车子停在院子门口,听到车子声音,周孝正和赵大山俩人结伴出来,一看到她们俩都哈哈大笑,只见程红丽双手提着满满的,林丽珊抱着一床厚被子压得看不到脸。

“丽红,这些土布还真便宜,棉花倒是贵,也就没有用棉花票,怪不得都自己做。”林丽珊感叹道。

程丽红哈哈大笑,斜了她一眼,“你夏天买棉花肯定便宜不少,现在是大冬天,妹妹。你还嫌贵呢。人家这被你搬空了,估计要急着寻摸棉花了。这棉花他都是在夏天就订好人家,都有数量的,如今谁不抓紧种粮食填饱肚子?

一个村子撑死也不够三床8斤重的被子。大冬天都爱娶个媳妇进门过年,村里大家都是先东家西家的凑数,来年再还。城里兄弟姐妹大冬天也都是挤在一个炕上。很多人家没有棉花做棉袄,里面旧棉花加稻草,你看看路上那些哆哆嗦嗦的,都是棉袄里面加稻草。你信不信,整个县城都没有你们家娇娇被子多?”

林丽珊笑呵呵地直点头,“我这是在部队里,都是分配的给忘记了。你家被子够不够,回头去我那带两床回去,全是新的,早上赵传光那拿的。就是窄了,给单身汉和小姑娘一人睡刚好。”

程红丽连连点头,眉开色舞地比划着,“我家儿子没关系,就是闺女那被子盖了三年了,都不暖和了,硬邦邦的。大冬天烧炕,老说下面烫,上门冷,我都用军大衣给她盖在上面。本来就想今年给加上新棉花再重新弹弹。这几年老赵那头亲戚有个难事都要接济,家里两个儿子一个闺女的,我都不敢花钱。”

林丽珊同情的看了看她,“你和我二嫂似得,她娘家还是大院的呢,她爸三兄弟,她妈自己两个兄弟、三个妹妹都在农村,就他家是在京城的,还是大官呢,有点事就找他们,本来家底就薄,我二嫂她妈还没工作,自己就有3个儿子两个闺女,遇上十来个侄子侄孙的成家了都要随礼,生孩子了也要随礼,每回来京城都是大包小包的带回去。

我二嫂幸好去了大西北,要是在京城估计都要哭了,她那些亲戚每回来了都要找她。我们两家都在大院,就隔着不远,听我妈说他家一年里老家的人不停顿的来人,有时候都住不下打大通铺。我二嫂她妈的衣服就没超过三套的,有了就来人送了。呵呵,有回我妈去他家,刚放下军大衣,上了会洗手间,出来一看,没了,找了半天才看到已经穿在老乡身上了,呵呵,可笑死我了。”

程红丽同乐跟着哈哈大笑,“那你妈以后还敢去啊?这家负担太大了,总要想办法解决的,自己日子这么下去,家也不像家。”

“有什么办法,人来了你赶走啊?都没替他们安排工作了,总要给钱给物吧?要不然名声都要臭了。我二嫂三个兄弟都不敢回家,长待在单位里和媳妇住宿舍。大院很多这样的人家,不过不像他们那么过分罢了。”

程红丽好奇地问道:“那你家呢?就没穷亲戚上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