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菊花忙着也顾不上抬头,“不知道,我没管这些事,都听孩子爸的。应该和小五家一起做木活,我都没看到木头呢,也不知道用啥做木活。”
“呵呵,你倒是不担心。你们屋里东西搬到新院子先用着,缺什么以后慢慢添上。如今得趁地里还没下冻先收拾院子,等着开春种上一茬玉米和地瓜,那么大后院子,你和老二就使劲翻地吧,来年可是你们自己过了。”张母说完,看着林菊花脸色发愁,自己都笑了。
林菊花哀怨地看了看她,“娘,我怎么管好那么大院子?翻地我不怕,你可要帮我看看哪里适合种菜的,哪块地种地瓜玉米,我看了全是碎石头,还不知道能不能种活庄稼,孩子爹说翻地了还要施肥养地。”
“嗯,本来就是荒地,慢慢养地,急不来。后院和这里一样,也不用另外安排。你要是不养猪就少种地瓜,多种点玉米。”
黄翠兰担心地看了看她们,“娘,二弟妹,你们说小五那院子怎么办?我都替娇娇担心。估摸她看了会哭的。”
张母和林菊花听了哈哈大笑。
林菊花放了豆腐入锅,笑着说道:“大嫂不说我还没想到,这院子这么大不种可惜,就算他们俩上县城上班,也舍不得空着院子。等会问问她,看她那脑子会不会相出好法子?”
张母笑眯眯地说道:“娇娇还不知道小五都打算好了。我给你们说说,小五说前院多种些葡萄树,省力。后院整出三块地,菜园子、地瓜地、玉米地。剩下大半地全给种上果树,菜园子也不种别的,光西瓜、甜瓜、西红柿、黄瓜,角落种丝瓜、冬瓜、南瓜。四季换着来,等秋天就全部种上大白菜和大萝卜,哪个省力就种哪个。”
黄翠兰点了点头,“挺好的,省力不费劲。要不然光靠小五可不行,就是力气再大了受不了。”
林菊花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说道:“那不用养鸡鸭了啊?”
黄翠兰点了点她,“鸡鸭要准备吃食,他们两口子不乐意累着爹娘照顾。再说去县城,可以在院子里自己养。”
张母也没说什么,等上县城就他们两口子一定不会养鸡在院子里的。城里的院子可没村里大,就娇娇那小性子,怕脏得很。她都计划好了,等他们去城里,她就抓些小鸡养他们后院,有空去看看顺便喂喂,花不了多少力气,再说,空着房子,他们也会隔三差五的回来看看他们,看看院子。
张母出了门,想了想回到正房,拿了些钱放在身上。看看身上的衣服,拉扯平整,顺了顺头发,急忙忙地和厨房里的俩媳妇说声就出去了。
出了院子,疾步往村口萧家走去,等到了萧家院子外,也不知道现在都上工时间,家里有没有人。在外面大喊:“萧嫂子,在不在家啊?”
“在呢,谁啊?快进来。”里面传来声音,张母高兴的推开院门。
萧家院子不大,收拾得挺干净的,他们家单脉相传,也就萧石头一个儿子,娶妻后生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可把萧老头高兴坏了,深更半夜跑上山放鞭炮,吓得村里人以为发生啥事,闹得人人皆知。
“嫂子,你今儿没上工啊?我还怕你不在家呢,你身体咋样了,药还接着吃不?”张母看着她正在准备中午饭,还时不时地咳嗽,看来天冷了犯老毛病了。
萧大娘笑呵呵地递了张板凳让她坐,“我没事,也就我家老头子大惊小怪的。这气管炎老毛病了,天气冷起来就犯咳嗽。你咋有空过来,新院子那块忙着呢。”
“我这是昨儿听人说你家大石打了几条鱼,想看看家里还剩下不?”
萧大娘拉着她到厨房外大水缸旁,“你看看,还有好几条呢,你都给抓去,这天气冷,不吃也要冻上了。给你小媳妇下奶的吧?”
张母乐滋滋地看着水缸里的鱼,这天气还没死,新鲜着呢,“给我三条,剩下的你留着慢慢吃。嫂子,你这些鱼可值不少钱,咋没趁着鱼活着卖了?”
萧大娘从厨房拿出稻梗串了四条鱼递给张母,“卖啥啊,想吃河里就有。也是你家里忙,要不然都不用上我家。四条够不?我家人少,多了也吃不了。”
“嫂子就是客套,哪里吃不了,估摸是打算做腊鱼吧。我也不和你客气,可该给的钱总要吧,我赶时间先走了,有空上我家唠嗑啊。”说完,张母往桌上放了一块钱,就急急忙忙提着鱼往外走。
萧大娘拿着钱追着她,拦着塞给她,非要收起钱不可,要不然留下鱼,“我家可吃了你家小五不少肉。你这是和我算账呢。快回去,等吃完了再来拿。我家大石说这两天还要去逮鱼,家里不缺鱼。”
张母没办法,再推辞也不好,等回头让孩子给送些腊肉过来,“呵呵,行了,我就收下了,可别乱塞,都塞到我痒痒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