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争夺管家权

二丫头是由皇上亲自指婚,将来要嫁给皇孙为妻,她的嫁衣,金线能少于八两吗?当然不能。

要是你家玥儿也能嫁给皇孙为妻,或是嫁给伯爵府的嫡长子为妻,金线我也给她准备八两。

嫁给什么身份的人,就得准备什么样的嫁衣。

若是准备一件同身份不匹配的嫁衣,弟妹是成心想压海西伯府大少奶奶一头,成心给玥儿结仇吗?”

“那至少也该和海西伯府大少奶奶的嫁衣金线一样。”

顾玥突然出声说道。

张氏瞥了眼顾玥,“长辈说话,玥儿,你作为晚辈不该随意插话。嬷嬷教导的规矩,你都忘了吗?”

顾玥涨红了脸,表情弱弱地看着谢氏。

谢氏冷哼一声,“大嫂好口才,什么事情到你嘴里,都是道理。”

张氏轻声一笑,说道:“弟妹误会了,不是我口才好,而是道理就摆在哪里,人人都知道。

就比如两个孩子的嫁妆,为什么小玖是四万两嫁妆,玥儿只有两万两嫁妆?

不就是因为一个嫁的是皇孙,一个嫁的只是伯爵府的嫡次子。

姑娘家,在娘家的时候,大家都是姐妹,亲亲热热,不分高下。

但是许配了人以后,高下立判。很无情,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弟妹对此应该深有体会。”

张氏这番话一出口,姑娘们的表情都有些凝重。

身份,地位,婚事,到底有多无情,大家早有感触。

只是过去,没有人如此直接地说出来。

顾玥心头不甘,眼巴巴地望着谢氏。

谢氏盯着张氏,问道:“照着大嫂的意思,我家玥儿只能有四两金线绣嫁衣?”

“四两金线可不少。弟妹不要嫌弃。”

谢氏冷哼一声,“我若是想加二两金线,要如何?”

张氏挑眉一笑,说道:“如果弟妹肯自己掏荷包,我自然不会干涉。但是公中只能为玥儿出四两金线。此事还请弟妹体谅。”

真是欺人太甚。

谢氏当然不肯体谅张氏,她只觉着憋闷。

偏生规矩在那里摆着,她也无可奈何。

这会,谢氏前所未有地希望分家。

分了家,她就可以当家做主,想用多少金线就用多少金线。

什么规矩,统统滚一边去。

顾玥眼巴巴地指望着谢氏能替她添二两金线,可是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谢氏的承诺。

二两金线又不多,加上工钱也值不了多少钱。母亲却连这点金线都不肯添给她。

顾玥心里头失望到了极点。

“弟妹还有别的事情吗?”

张氏问道。

谢氏笑了笑,“既然要管家,首先就要过目账本。我打算留在议事堂,查一查厨房和针线房过往几年的账本。”

张氏特别干脆,当即吩咐下人,“去,派人到账房,将厨房和针线房过去五年的账本全部搬过来。”

接着,张氏又问谢氏,“弟妹,要不要我给你安排一个账房先生?”

谢氏很干脆的拒绝,“不用,我这里有会算账的人。”

“那就好。”

张氏笑了笑,“姑娘们,今儿就忙到这里,你们都散了吧。”

顾玖等人起身,告辞离去。

顾玥追上顾玖,“二姐姐,我有话和你说。”

“三妹妹想说什么?”

顾玖回头看着顾玥。

顾玥冲上前,站在顾玖的面前,说道:“就因为你嫁的人是皇孙,你便处处压着我。我不服气。”

顾玖望天,笑了笑。

“三妹妹,你不服气,去和太太说。你和我说没有用。正所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可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顾玥的脸色蓦地红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是在讥笑我吗?”

顾玥的婚事,是她要死要活弄来的,真要论起来,真谈不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故此,别人一说这话,顾玥就免不了多想。

总以为别人是在暗讽她。

顾玖一本正经地说道:“三妹妹多虑了。我只是就事论事,绝无讥讽的意思。我还有事情忙,就不陪三妹妹闲聊。告辞。”

“你给我站住,站住……”

顾玖哪里会理会她,直接就离开了。

宁王府。

刘诏端坐于书房内,提笔作画。

护卫赵三走进来,躬身说道:“启禀公子,东宫已经闹了起来。”

刘诏落下点睛之笔,面色清冷地说道:“闹得还不够。本公子要亲自为东宫加一把柴火,让他们闹得更厉害。”

“请公子吩咐!”

刘诏把玩着大拇指上扳指,欣赏自己的画作,一边说道:“派人前往太子詹事徐大人的老家,烧一把火。

再派人前往谢茂的老家,给他来个釜底抽薪,让他们全都紧张起来。

至于东宫,没有什么比后院着火更有用。太子妃和太子侧妃二人面和心不和,本公子若是不善加利用,岂不是太浪费。”

“公子英明。”

内侍林书平含笑说道:“不过小的担心赵王和燕王会在背后阴谋夺取好处,趁机坐大。此事不可不防。”

刘诏面色清冷,说道:“赵王府,燕王府,两家早已势同水火。本公子不如坐山观虎斗,先让二位王爷伯父斗一斗,本公子也好坐收渔翁之利。”

内侍林书平说道:“小的以为,可以从薛贵妃和贤妃身上下手。”

刘诏点点头,对林书平说道:“此事本公子就交给你去办。”

“遵命!”

护卫赵三又说道:“四公子和萧姑娘的婚期已经定下,就在今年七月。公子同顾姑娘的婚期,是不是也该早日定下来?”

内侍林书平也说道:“公子居长,理应赶在四公子前面大婚。”

刘诏沉默。

护卫赵三斗胆猜测,“公子可是在担心顾姑娘那里?”

刘诏微微眯起眼睛,“婚期暂时不用定下来。”

内侍林书平急忙说道:“公子的婚期岂不是要晚于四公子?那如何是好?”

护卫赵三也不赞同。

刘诏居长,理应早于四公子成亲。

刘诏说道:“无妨!区区一个婚期,即便晚上几天,也难不住本公子。”

内侍林书平同护卫赵三齐齐皱眉,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清楚刘诏的脾气,就没有再劝。

二人退出书房,内侍林书平问护卫赵三,“你可知道公子为何不急着定下婚期?”

护卫赵三试着猜测道:“或许是考虑到顾姑娘。婚期太近的话,顾姑娘的嫁妆都来不及准备。不像萧姑娘,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准备嫁妆,随时都可以出嫁。”

内侍林书平皱起眉头,“公子为何选了顾姑娘为妻?看样子顾姑娘在家中不受宠爱,不然嫁妆不会到现在还没准备好。我这心里头担心的很,等她嫁入王府,斗得过萧姑娘,斗得过王妃吗?可别尽给公子拖后腿。”

“顾姑娘人很不错,只是摊上了妾扶正的继母,很多事情不太方便。”

护卫赵三小声替顾玖辩解。

林书平冷哼一声,“改明儿,咱家得找个机会,见一见这位顾姑娘。”

护卫赵三微蹙眉头,提醒对方,“你可别乱来。顾姑娘是公子亲自挑选的妻子,你若是乱来,惹怒了公子,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林书平笑了笑,“咱家自然不会乱来。公子挑中顾姑娘,一定有公子的理由。我只是赶在大婚前,替公子称一称顾姑娘到底有几斤几两。”

……

顾府!

谢氏歇息了几天,终于恢复了精气神。

时间到了二月,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谢氏也打算找机会和大太太张氏掰扯掰扯管家的事情。

正好顾玥找来。

“请母亲替女儿做主。”

“又怎么了?”

顾玥委屈地哭出来,“原本这点小事,女儿不该麻烦母亲。可是女儿越想越觉着憋屈,不光是女儿被人作践,连母亲被跟着丢脸。此事女儿一定要说出来。”

谢氏微蹙眉头,“你先把事情说来听听。”

顾玥擦干眼泪,说道:“嫁衣上面用的金线,大伯母替女儿准备了四两,可是给二姐姐却准备了八两。

都是二房嫡出,为何我和她的嫁衣所用金线,整整差了一倍?大伯母到底是何意,是看不起女儿,还是看不起母亲?

难道就因为母亲是继室填房,连带着女儿也要被人轻贱吗?”

“胡说八道!”

谢氏大怒,扭头问春禾,“春禾,到底是怎么回事?金线的事情,为何你一直没有禀报?”

春禾偷偷扫了眼顾玥,真是个麻烦精。

她躬身说道:“启禀太太,这件事奴婢也是今天一早才知道,正准备禀报太太,三姑娘就来了。”

谢氏咬牙切齿,“大房欺人太甚,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大太太这会在哪里?”

春禾小心翼翼地说道:“应该是在议事堂吧。”

谢氏冷哼一声,“随我前往议事堂。”

谢氏气势汹汹来到议事堂。

议事堂这会人进人出,正忙着。

顾玖,顾珍等人,都跟着大太太张氏学着管家理事。

见到谢氏进来,大家都停下手中的活,朝她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