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大生意

乡村直播间 山村户口 2302 字 2024-05-18

“嗯!帮我包起来,两支。”费林说道。

这两支钢笔,是给小学两位老师准备的,两位老师也不容易。

因为费林消费了不少,老板娘也不吝啬,将店里头积压了三四年的学习资料书,赠送给费林十套。

“这些资料书,可能今年没那么有用,毕竟小学的教材书已经改版,但多少还是有点价值的。”老板娘对费林说道。

随后,费林雇了一辆摩托车帮忙,加上自己也拉两箱书,就赶回村子。

首先得将东西送到学校,正好是下课时间,两辆摩托车停在操场上。孩子们对出手大方的费林很有好感,一个个乖巧地打招呼。

“去喊你们老师出来。”费林笑道。

今天,没有给大家买零食。上次,已经被老师骂了一顿,害得学生上课时间都忍不住偷偷吃东西。

刘老师他们走出来,看到几箱东西,脸上露出笑容。

“都是书?”老师问道。

费林摇头道:“这一大箱是文具盒,每个孩子一套,里面有铅笔等等。对了,还有一些资料书,老板送的,听说是三四年前的旧版本,不知道还有没有用。”

刘老师他们连忙搬到办公室,打开纸箱,看到那些文具盒等等,都是喜笑颜开。

“好,你小子总算做了点好事。这些作文书,对提升孩子们写作文应该是挺有帮助的。”刘老师翻开了几本,小学生的作文,没有什么文采可言,这些范文都是很中规中矩的,格式上能给学生不少的启发。

最后,他们看到两支钢笔,上面的标价费林忘了撕,听说是送给他们俩的,都要推辞。

“不值什么钱,你们就收下吧!我能帮学校的不多。”

这些十分真诚的话,反而让刘老师心安理得收下。然后将孩子们叫回教室,开始给大家发文具盒,还提醒,大家要做好自己的标志。毕竟有些文具盒是一模一样的,区分一下是好的。

{}无弹窗吩咐完之后,就不用费林亲自到场指导,整理农田等,都是他们擅长的。在两百元的刺激下,也不会有人偷懒。

他准备去一趟镇上,然后把种子“取回来”。总不能就待在家里,然后无端端拿出几十包种子,人家不怀疑才怪。

到镇街道,今天不是墟日,所以街道上行人不多。

所谓的墟日,其实就是街道集市的时间。那个时候,街道上通常都是人挤人的,非常热闹。

乡村集市是周围村落的农民、小工、小商买卖交换的场所,以自己的农副产品交换农具、日常用品之类,称为赶集或趁墟。在交易之后,一般四散回家,集市上没有居民。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不少乡村集市形成为新的居民点,汇集了行商坐贾,发展成为相当繁荣的贸易点,并上升为镇、县。

费林将种子取出来后,就接到快递的电话,表示有他的快递,需要到镇街道的某一个店自取。

在农村,就是这一样比方面,物流很落后。镇上,暂时就只有两家快递,其中一个还是邮政的,另外就是中通。据说中通店也是去年才开的,业务很糟糕。

费林二话不说,就朝中通快递店走去。那是自己订购的图书,有三大纸箱。既然这样,那就顺便购买一些铅笔之类的回去。

学习的用具,他准备给每一位孩子都来一套。

镇里的文具店,生意还是不错的。学生的生意,通常都会比较好做,尤其是这些学习的工具,家长们一般不会吝啬。

文具店里面,除了书本等等,就是各种笔、学生用尺等等。

“靓仔,要点什么?”老板娘走过来问道。

今天不是墟日,顾客不多,好不容易,才等来费林这个客人,自然得赚点钱啦!

费林拿起一捆铅笔,一共有十根,价格也不贵,但唯一不好的是,上面没有橡皮帽,得单独买橡皮擦。

“给家里孩子买的吧?”老板娘心照不宣地说道。

费林点点头:“想给他们买一套文具。”

“既然这样的话,我建议你拿这一盒,很划算,里面的学习用具都是齐全的。”老板娘从里面取出来一个文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