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的话,相当于为军官医院闹事事件定性。
一共九人的会议,气氛却十分凝重,虽然吴晓阳被刺事件还没有定性,但在针对吴晓阳被刺事件而引起的岭南省委和羊城军区的对峙事件的定性之上,会影响到国内的政治大局。
也会最终影响到吴晓阳事件的定性,因此,第一局的开局,十分重要。
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在总书记的总结性言之后,常委会进入了表决阶段。
和省委常委会的表决不同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表决,不存在一票否决权,也没有总书记先不表明态而等别人表态完毕再明确态的做法,而是直接举手表决!
总书记第一个举起了手:“陈皓天同志维护了党中央的权威,扣押军官事件处理得有理有据,立场鲜明,我个人对陈皓天同志的做法,表示认同。”
总书记伤认同,等于是为陈皓天投下了第一张赞成票,是对陈皓天下令击毙两名军官事件的力挺。
委员长微一迟疑,没有举手:“地方官员扣押军官,对军心冲击很大,在军中反响十分强烈,我保留意见。”
总理举手说道:“岭南省委在事件中的立场,客观、公正,对整个事件的处理,及时、正确,皓天同志的所作所为,维护了岭南省委的权威,值得肯定。”
二比一。
随后,几巨头纷纷言表态,最终以六比三的结果,对陈皓天的举动给予了肯定,对羊城军区军官的闹事逼宫,定性为聚众作乱。
如果说机场之上是为第一局小胜,那么在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对陈皓天的肯定,是为第一局大胜,为军委最终针对吴晓阳事件的调查取证和定性,带来了不小的正面压力。
京城的东风,浩荡之间,逐渐加大了力。
老古的宅院之中,春光明媚,笑声充盈,许冠华坐在下,态恭谨地仰望坐在上的古老、季老和郑老。
不错,郑老几乎和季老同时来到老古的宅院。三位在军中都有或明或暗的巨大影响力的老人家,若是以前想要坐到一起也不容易,但今天,因为夏想事件的推动,因为季长幸的进京,终于促成一次前所未有的三方会谈。
再加上吴、梅、邱三个老爷子的三方会谈的话,两处三方会谈,一处围绕夏想的命运,一处围绕许冠华的命运,六位老爷子,两名年轻人,一场异乎寻常的岭南事变,终将在京城、在各方推手地不懈地推动之下,将会演变成怎样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
第二场东风,即将刮起。
京城。吴家。
吴家高朋满座,热闹异常。
吴老爷子年纪越大,越喜欢安静,近年来,吴家很少有客人上门。自从吴才洋回京之后,虽然吴才洋不和吴老爷子住在一起,但吴家还是愈加宾客盈门,让吴老爷子不厌其烦。
只因吴才洋的身份特殊,位高权重,各怀心思的登门拜访者才络绎不绝。
后来吴老爷子下了拒客令,非请勿来,不速之客一律不再开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总算消停了许多。
今天的威况,是几年来吴家少有的一次威会。
只因夏想的到来。
夏想的进京,让吴、梅、邱三位老爷子再次聚会在一起,共聚吴家,共商大计。不为别的,只因有些人欺人太甚,颠倒黑白,处心积虑想除掉夏想而后快,伤直就是不将家族势力放在眼中。
三位老爷子还没有从付老爷子去世的消极影响之后恢复精神,就被人将夏想欺负得如此之狠,老爷子们愤怒了!
三位老爷子冲冠一怒,威力非同小可。今天齐聚吴家,一为到机场为夏想助威,二为当面向夏想问个清楚,以商议应对之策。
夏想的精神状态大好,又恢复了以往的镇静自若以及淡然的自信,在几位老爷子面前,他也流露出了晚辈应有的恭敬姿态。
吴家的客厅,除了吴、梅、邱三位老爷子之外,还有吴才洋和付伯举,付伯举作为付家的代表,也出席了今天代表家族利益的威会。今天的会议,将会决定家族势力在夏想事件上的正式立场。
“夏想,四处起风,你在京城的东风,除了我们几个老家伙之外,还打了什么埋伏?”吴老爷子手拍沙扶手,气定神闲地笑道。
不等夏想回答,邱老爷子也笑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夏想,你的福分真是不小。”
“什么福分?真是说笑了。”相比之下,梅老爷子依然气愤不平,兀自怒道,“过分,太过分了。有人摆明了是欺负我们几个老头子快要死了,不,分明就是当我们已经死了。上次在付家门口的闹腾还不够,还要怎样才称心?”
本来几位老爷子中,梅老爷子胆气最温和,行事最沉稳,今天他却最是气不过,比邱老爷子还火大。想来也是梅老爷子在温和之中也有逆鳞,吴晓阳对夏想的不计后果的出手,终于激怒了极少再动肝火的梅老爷子。
不过联想到总书记也因此动了肝火,梅老爷子的怒气也可以理解了。
奇怪的是,吴老爷子非但没有生气,似乎还云淡风轻,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邱老爷子,一向阴冷的印老爷子,今天却是少见的春风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