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化妆间,跟着实习导演来到演播厅,陈峥这才发现,原来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演播厅,居然只有区区三十多平米的样子。一身浅色套裙的柳青华已经带着十分职业化的笑容,坐在了布景前的沙发上。
陈峥礼貌的冲着这位虽然谈不上有多漂亮,但是出处透着一种莫名英气的女主播笑了笑,然后坐在了她的对面。
柳青华露出了一个很暖的笑容:“陈总很紧张吗?”
陈峥耸耸肩:“不紧张那是骗人的,我还从来没有接受过电视专访,尤其还是您的节目。”
女主播闻言,顿时捂嘴笑了起来:“您开玩笑了,我有那么可怕吗?”那种凌厉的气质之间,竟然还多了几分妩媚?
陈峥笑着摊了摊手:“反正都是传说,传说中我也是个坏人,不是吗?”
女主播笑的更开心:“嗯,挺好,保持这种感觉,咱们一会儿就这么聊,好吗?”
场内导演很快便做出了准备的手势。
因为不是现场直播,所以没有bg,也没有片头,看来这都是后期才需要加上的东西。
“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又到了……”
一番简短而毫无新意的开场白之后,话题很快进入了正题。
女主播带着迷人的笑容问道:“我注意到在新华社关于疫苗研发过程的报道中,对您的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用到了“不可取代”这样的词汇,这是否说明您其实就是b型疫苗的实际发明者呢?”
嗯?这个问题居然和台本上准备的问题一字不差。
陈峥有些差异,不是说这位主播喜欢不按套路出牌吗?
“……不能这么说,项目组中的所有成果,都是全体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令陈峥有些意外的是,在虽然传说中这位主播非常爱喜欢按即兴提问,但是在这半个多小时内聊到的问题,居然都是台本上事先准备好的内容。
这位气质出众的女主播,就这样按照崔主编预先设计好的节奏,一点一点解开了网上讨论了足足两天的各种“质疑”。
疫苗的确是陈峥主导完成研发的,这一点,就连汉口病毒研究所的朱院士都已经亲口证实。而陈峥也不存在“窃取”项目组技术的问题,这项技术是他与美国加州理工的纳泽尔博士共同提出,由陈峥独自完善的,并不属于项目组的研究成果。
至于拿出技术与企业合作“发国难财”的问题,陈峥更是怒气冲冲的予以了否认,并且现场展示了自己与长征制药的合同。陈峥拿出了价值近三千余万的“新型工程细胞”,以一块钱的象征性价格与长征制药进行了合作。
这哪里是发国难财,这明明是最质朴的爱国主义情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