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荡然 撕破

他什么时候回来了?

文国公见到宁太子如同见了鬼,失魂落魄,不是说秦家叔侄还在宁国吗,他怎么回来了?

从步撵上下来,宁太子如沐春风般走向文国公,“舅舅这么早进宫?”

“是啊,殿下,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让人通知我一声,我好去接你。”文国公行了一个国礼。

宁太子客气而疏离的回道:“不劳烦舅舅了,不知舅舅来是为何事?”

“我……找王上!”

“见到父王了吗?”

“见……没见到。”文国公想撒谎,可是他知道谎言根本站不住脚,连忙改了口。

宁太子皮了一眼文国公的袖袋,轻声说道:“舅舅,我进宫来,是来告诉父王,陵国被子韬打下来了。”

“打下来了好啊,好啊!”

“是啊,简直太好了。”宁太子嘴角轻勾,“子韬来信,跟我说,陵国的官员任命已经结束,不需要这边派人过去。”

“殿下,难道还用陵人?”文国公吃惊的看向宁太子。

宁太子认真回道:“以陵治陵,安定民生,修养生息,利于发……”

文国公打断了宁太子的话:“子诚,不是舅舅仗着年纪大说你,但这事,你们到底年轻,处理的不妥当,怎么能用陵国人,至少要职不能用陵国人,要是他们反水怎么办,到头来哭都来不及。”

“舅舅多滤了,子韬用本土治本土的方法试行多次了,没有反水的情况。”

“那是因……”

宁太子打断了他的话:“前几天回来,我一直在整理积累下来的事务,发现舅舅已经帮我处理了不少,子诚在这里先谢过舅舅,可是……”宁太子双眸幽深,看向文公国。

侄子目光含义太多,看得文国公头皮发麻。

宁太子抬头,仰望天空,此刻是卯时正,大概是早上六点,二月天里,晨曦微露,天色渐亮之时,寒气逼人,口中呼出的气,像热锅上的蒸气一样,腾腾向上。

文国公看着宁太子的鼻腔呼出的气,均匀轻缓,但凡有一点点情绪波动,这气就会喘不匀,就不会这么均匀轻缓。

文国公内心无限感慨,那曾在自己手中巴掌大的婴儿啊,什么时候已经长这么大了,什么时候城府竟如此深不可测了,让他从心底里觉得莫然的恐惧。

也知过了多久,宁太子收回仰着的头,说道:“陵国的官员就不需要舅舅费心了。”

“子诚——”笑话,怎么能不费心,不费心那来的权力,那来的银子,文国公急忙叫道,想说些什么。

宁太子的脸色比二月清晨还要寒凉:“舅舅,那些东西怎么来就怎么还回去。”

“你让我怎么有脸还回去?”文国公瞪着能吃人的眼睛。

宁太子眯眼冷冷说道:“那我给舅舅台梯下,舅舅要不要下?”

“什么意思?”

“把来的都给我。”

“你……”

宁太子下鄂微抬,“打仗用了不少银子。”

“你……如果我不呢?”文国公面目狰狞。

宁太子眸光紧束:“那只有君臣,没有舅甥。”

“你敢——”

“舅舅可以试试我敢不敢!”宁太子说完后,满身寒意,转身而走。

文国公气得胸口起伏,恶狠狠的看向宁太子的背影。

宁太子突然转身,冷眼回视,眸中泛寒,“舅舅,侄子先礼后兵,绝不食言。”

“你……”文国抖着手抬起来指向宁太子,“你是不是故意的?”离开京城去打仗,让自己在京里肆意妄为,结果他来拿自己费尽心机得来的银子,不是故意的,是什么?好个大外甥啊……居然借手套狼……自己居然……不……不……我不给。

宁太子冷嗤一声:“你比我更清楚。”

“你……”

“给你五天时间。”宁太子冷凛说道。

轰动宣城的另一件事,夏氏夫妇亲自登门造访了上官家,请上官明才出山任大司徒。

上官家的人自从听了上官明才的话后,一直让门口守门的老头留意,昨天,有一小队官差敲了上官家的门。

“请问,这里是上官家吗?”领头官差像个官吏,气派不凡的样子,看门老头只开了小门,看到这些人高兴的都忘了请官差进门,直接疯跑着到了正堂,边跑边叫“老太爷,老爷,大公子,来人了,来人了……”

上官乐驹兴奋的叫道:“父亲——”

“爹——”上官老爷叫道。

上官明才捋了一把胡子,“让乐儿去门口看看?”

“不要我去。”

“不要你。”

“是,爷爷——”

上官乐驹跑着出了正厅,一直要到门口才意识到,不成体统,连忙停下脚步,理了理衣服,期期文文到了门口。

等到了门口,发现大门居然都没有开,赶紧让人开正门。他一身凛正的出了门,拱手行礼:“请问大人是……”

“你是上官公子?”

“正是在下。”

为首官吏笑道:“恭喜你,被宣城衙门任命为正六品府丞。”

“我……”上官乐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是……我爷爷?”

“对不起,上官公子,我没有搞错,任命书上是上官乐驹,应当是你的名字吧”

“是,正是在下。”

“那就没错了,上官大人,我们以后就是同僚了,我姓乔,名礼仁,任府衙掾吏。”

“原来是乔掾吏。”

“我受太守大人的委托给你送任命书来了。”

“我……”上官乐驹感觉自己如在梦里。

“是,上官大人!”

乔仁礼双手捧着任命书,“还请上官大人设礼接任命书。”

边上的老奴见此,连忙让小厮进去叫老爷。

正厅内

“什么,是乐儿?”上官老爷怀疑自己听错了。

“是,老爷。”

上官老爷看向父亲,“父亲……”

上官明礼捋着胡须轻轻笑道:“没想到驹儿先入了他们的眼,好啊,好啊……”

“父亲,我们上官家起复有望了?”

上官明才笑着站起来,“应当说,上官家族要在你儿子手中兴旺了。”

上官老爷皱起眉头,“可是父亲,这三年,你把驹儿放任成什么样子了。”

“哈哈……”上官明才抬头大笑,“你以为你儿子是出去鬼混了吗?”

“父亲?”

“那是涉世!”上官明才正襟回道。

“父亲……”

上官明才问道:“那个地方不满意了?”

上官夫人回道:“大多数目光短浅。”

“还有呢?”

“还有贪小便宜。”

上官明才摇头:“做我们上官家的媳妇,那心胸一定要开阔,要宜家宜室。”

“儿媳妇知道。”

“不急,慢慢挑。”

上官夫人停下手中的活,“可是淑兰的婚事拖不得,但我也没找到合适的,真是愁人。”

上官明才睁开眼,从小凳了上站起来,背着手走了几步,突然转头问道,“大孙子,那‘司’字职位人都齐了吗?”

上官乐驹站起回道:“回爷爷,只有一个大司空被梅家庶子——梅林楷做了。”

“如果我没记错,梅家庶子没做过官吧?”

上官乐驹回道:“是的,大家都在议论此事,可传言出来,说夏王妃让他从小吏做起,给他两年时间准备,并且说大司空只为他而留。”

“这话可信度怎么样?”上官明才问道。

上官明驹回道:“听说当时,后院正厅有很多女眷都听到这话了,我也找人核了,是真的。”

“居然是王妃说……”

“是的,爷爷!”

上官明才笑道:“刚说要娶个好媳妇的重要性,这不就来了。”

“爷爷——”上官明驹不解。

上官明才眯眼笑笑,“要是没猜错,那大司徒的位置已经留给了我。”

“啊……”上官家人都惊讶的看向老头。

“就在这两天,夏氏夫妇定会亲自登门造访。”

“啊——”

“爷爷——”众人一脸不敢置信。

上官明才笑笑,“你们不信?那就等着瞧。”说完背着手,得意的走开了。

宣城将军府

从昨天忙到现在才清闲下来,夏宗泽伸懒腰时顺口问道:“昨天你咋知道梅林楷娶的女人不是欧阳小姐?”

林怡然回道:“一个想在仕途上有所建树的男人,懂得什么该舍,什么该放在心底。”

“你的意思是,那个女人以后只活在他心里?”

“差不多!”

夏宗泽皱眉,但没说什么。

“你皱什么眉头?”林怡然好奇问道。

“说不上来。”

“哈哈……你一个大老粗,当然说不上来了。”林怡然笑道:“其实这就是青春,有些事只能回追忆,却不能靠近。”

“为何?”

林怡然感慨:“因为一旦靠近,初见时的美丽会荡然无存,最后连追忆都没有。”

夏宗泽回答,“我似乎有些明白了。”

“你……明白了?”林怡然笑兮兮看向他。

“嗯!”

“说说看——”

夏宗泽皱眉回道:“这样一个女人要是娶回家,除了帮他擦屁股,我不知道她还有何用处。”

“哇,哇,王爷大人,你说话好粗鲁。”

“男人粗鲁点怕什么!”夏宗泽老脸一红。

林怡然打趣道:“嘻嘻,跟你的外表不相配,会让小娘子们伤心的。”

“又来消遣我,是不是欠揍?”夏宗泽笑着唬起脸。

“哈哈……”林怡然想躲开,被他捞进怀时,吧唧亲了几口,紧张的工作之余,这样调节一下,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

小两口正在闹,外面传来小顺和范先生的对话声,林怡然还坐在夏宗泽怀里连忙站起来,坐到旁边的小凳上,继续喝自己的茶水。

很快,范先生进来了,拱手说道:“王爷——”

“昨天的文会情况整理的怎么样了?”

“都在这里。”范先生把整好的手稿给了夏宗泽。

夏宗泽伸手翻了翻,递给坐在边上的林怡然。

“王妃——”

“先生——”

“司徒、司农、司寇有没有定下来?”范先生问道。

夏宗泽收起微笑的脸,摸着下巴,“你推荐上来的名单,我看了一遍,正准备叫你,我们一起商量一下。”

“好,王爷!”

林怡然把桌上的名单朝上面抽了抽,说道:“先生,你把上官明才排在了第一位,你觉得他可用?”

范先生回道:“这段时间,宣城仕族有不少人请我吃饭,我遵着王爷的意思,几乎都去了,打听了不少宣城情况,又结合马兄弟打听来的民间评论,及陶大人以前在宣城时接触到的官员印象,作了综合考量,觉得司徒一职上官明才比较适合。”

林怡然点头,“此人,我让马叔特意去打听了,民评比官评还要中恳,是个干实的官员,只是根基浅,怕是不服众。”

“这……”范先生看向夏宗泽,“那王爷你的意思是……”

夏宗泽说道:“让他有根基。”

“和他联姻?”

“嗯。”

“王爷……”范先生吃惊的看向林怡然,“娶上官女儿做侧妃?”

林怡然翻了个白眼。

范先生尴尬的笑笑:“恕卑职没猜到。”

林怡然回道:“凌齐轩留在宣城做大司马,空出来的水师主帅,王爷准备提水师小将盛硕,而盛将军还没有婚配,听说盛将军人品不错,而且家里人口简单,准备让盛家跟上官家联姻。”

“原来如此。”

林怡然说道:“不仅如此,我准备让上官小姐做我的女官。”

范先生点头,“这样一来,上官大人跟我们宁国渊源就深了。”

“对!”林怡然再次说道:“马叔还跟我讲了一件事。”

“什么事?”

“听说上官大人的孙子是个人才,入世非常老道,你看看,有什么比较务实的职务给他,既不能太低,也不要太高。”林怡然说道。

范先生连忙低头翻了手中的文件,回道:“宣城太守下面还有一个正六品府丞,王妃觉得怎么样?”

林怡然点头,“非常不错,他的职务,你派人去通知。”

“王妃的意思是,司徒你们亲自去请?”

林怡然和夏宗泽点点头,“对,我们两口子亲自去请。”

范先生点点头,“礼贤下士,王爷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