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余城。
月光下的城中大道,满地都是散发烧焦气味的尸体,当然还有些许苟延残喘的幸存者,但他们刚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随即却被那失去束缚的大狼狗冲上前去撕成了碎片。
卢苇侯呆坐在大车架上,看着不远处酒楼楼顶那个刺杀他的男人。
“卢苇侯,你还记得我领着万念俱灰的你入庄?你可还记得那些李庄替你杀敌的兄弟?!”那精壮男子义愤的质问道。
李庄?卢苇侯他眯上眼睛,拼命使用他的脑壳思索着这一有点熟悉的词汇。渐渐地,他好像想起了什么,他张开嘴激动地准备说出什么,“……”
而坐在他身旁的蛇女赵幽幽突然怒瞪蛇瞳,蛇瞳金光一闪,从口中对着卢苇侯吐出一缕暗绿的气息。
卢苇侯激动的样子顿时萎靡了下去,双目无神,显出一副呆呆傻傻的样子,“什么李庄兄弟,我根本不认识。”
“我日你妈,卢苇侯!”那男子咬牙切齿,大怒道,“我李庄庄主李代僵今日便教你这背信弃义之人,诞辰变忌辰!”
小书童把故事讲到这里,肯定有不少看官疑惑不解,究竟这李代僵到底与卢苇侯发生过什么爱恨纠葛,让他如此愤恼,非要杀人泄愤。
还好当时前人写有《陡余演义》这一小说书,让小书童省去了许多查阅史料的工夫,现在此摘录其中重要部分同各位看官道来:
上回书说到,丑象三十年,那卢苇侯率领家眷门人入驻了陡余城,当时陡余城乃一没落小城,城池凋敝,百废待兴,而且城四周都是未经开化的野蛮部落,常常引兵来犯,百姓叫苦不迭。
卢苇侯入驻陡余城后,当即下令高筑城墙,大兴土木,开垦荒地,修凿运河,取墨江之水沃灌田地。数年后,陡余城百姓富足,粮仓满溢,人丁兴旺。为了抵御周围蛮夷侵犯,卢苇侯自己招兵买马,组建了一支护卫军队,军队训练有素,不仅抵御了蛮夷的进攻,还主动出击,连却蛮夷百余里,大大拓展了陡余城的疆域,一时间,卢家军的名号威震一方。
丑象三十七年,南国遭中原之国所亡国,中原皇帝下旨要南国余孽卢苇侯俯首称臣,卢苇侯不从,皇帝大怒,当即派三军前来攻城。
卢苇侯乃披甲上马,亲自率军前去迎敌。卢家军兵强马壮,借助天时地利,竟将朝廷军队打得连连败退。
话说一次,卢苇侯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杀得敌军扔下军旗,仓皇逃窜。卢苇侯杀红了眼,当即下令率军追击,不知不觉追到一山谷深处。山谷横窄纵深,中可蔽日,阴气逼人,乃天赐的埋伏之地,一随军参议望其地形,观其风水,大呼:“有诈!”
果不其然,山谷上方,号角声起,旌旗飘摇,敌军突起,怒吼震天,高处有巨石滚滚落下,一时间砸死了不少卢家军,将出口堵死,卢家军队受困于谷中,被敌以乱箭射杀。
卢苇侯见中计,大惊,乃弃马率军在山谷中寻找出谷之路,但谷深林密,直至天黑,未得出路,军中无粮无水,军心涣散,卢苇侯环顾四周,心想,难道今日我就要死于此地吗?
忽然,从林中出现一少年,追一受伤鹿麂,偶遇卢苇侯及其残兵败将。
卢苇侯大喜,上前问其何处有出谷之路。
少年明眸善目,见其状,说道,“你就是那陡余城的城主卢苇侯?”
“正是。”卢苇答道。
少年乃领卢苇侯诸人由一野道,入得了一藏于密林深处的庄户人家。
原来这隐世庄户是前朝李王公的后人为了逃避灭门而搬迁于此修筑的,他们与现在的朝廷有不共戴天的世仇。
李庄人世代有习武之风,性格都颇为豪爽直率。
见卢苇侯同为前朝叛逆臣子,李庄庄主李一方大喜,乃令全庄人杀猪宰羊犒劳卢苇侯等人,并许诺率领庄人助卢苇侯一同抗敌。
卢苇侯也喜不胜收,两人当下结拜为兄弟,同饮李庄酒,同恰李庄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次日,卢苇侯与李庄兄弟,一齐由野道出谷,偷袭敌军后方,敌军大败,元气大伤,只得班师回朝。
后中原朝廷因皇室皇权争斗,又常受北方匈奴侵扰,内忧外患,再无精力去管小小的陡余城叛逆之事,陡余城从此成为卢苇侯一人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