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凶蛮

明骑 隔壁小王 2287 字 2024-04-22

起哄声中那高姓队官手腕一翻,使出浑身解数,双手握刀重重的一拍。

当!

一声脆响大刀被拍的一歪,那山民踉跄着扑倒,脖子上被刀鞘重重的捅了一记,那凶悍的山民大刀脱手,捂着脖子慢慢软倒,疼的龇牙咧嘴。

高队官跳开几步,骇然道:“好大力气!”

营中又是一阵欢笑声,起哄声:“不知一力降十会么。”

“老高露怯了,哈哈!”

明军叫嚷着开着高队官的玩笑,自是起哄,以一把连鞘战刀迎战锋利的双手大刀,这位高队官还能手下留情,只在脖子上轻轻一点,刀法自是极精妙的。那山民揉着疼痛难忍的脖子,突然扑通跪地,跪到高队官面前猛磕头。

“老高,收徒弟呐!”

“收了,收了!”

起哄声中,李争鸣咧嘴笑道:“收了吧。”

高队官左手锤胸施了军礼,才将那野性未驯的高大山民架了起来,重重的在厚实的肩膀上拍了几下。

大雪落下,营中明军吃饱喝足熄了篝火,顶风冒雪往北边开拔。

有了二十多个土著山民做向导,四千多明军的日子好过的多,一大早冒着风雪往北边走,设伏,阻击,天晴之后必然又是一场血战。大雪落下很快掩盖了明军的足迹,四千多精锐明军再次消失在原始森林中。

腊月间,赫图阿拉山城。

阴森,寒冷,鬼蜮一般的山城中,一个个穿着铆钉棉甲,抱着刀枪弓箭的旗兵在城墙下,背风处蜷缩起来,形同行尸走肉。

{}无弹窗第七百章凶蛮

后世,评说起这支中兴皇明的无敌辽军,明人自是以仁义之师标榜。

在对待兴安岭山民的做法上,为这支辽军博取了许多喝彩声,总计约一到两万兴安岭山民在辽军中服役,为大明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其中还真出了几个赫赫有名的猛将,这是后世明人津津乐道的事情。

实则,不论李争鸣还是马城,甚或皇太极,都将这些未开化的山民,只是当作一种战略资源。史书自然是不会这样写的,史书自然是大唱赞歌,赞颂马城是仁义之主,麾下无敌辽军是一支胸怀天下的仁义之师。

当是时,李争鸣的做法是极有效的,故而他的人马竟然越打越多了。

夜间,林中营地。

明军从缴获的军械里挑出二十套棉甲,硬弓,刀具仍给山民,一队明军提着连鞘战刀,正在教给山民们省力的拉弓姿势。这些山民平日里也使弓箭,却是自制的软弓,猎弓,只懂得以蛮力开弓放箭,打猎是尽够用了,上阵打仗便差的远了,射不了几箭便会手软腿软,全身虚脱。

“啪!”

连鞘战刀重重的敲门大腿上,敲的山民们惨叫连连,却无人抱怨。

李争鸣在火堆旁和衣而卧,眯眼看着这队凶蛮的山民,心中赞叹,个个都肌肉扎实力大无穷,穿上甲胄还真够凶悍的,想来如此。兴安岭山民自幼在山中与豺狼虎豹为伍,体质弱的活不下来,能活下来的都是身强体壮的。多数山民不吃五谷杂粮,只吃肉食,个个都被林中野味养的精壮。

李争鸣心中打的如意算盘,只靠他的五千锐卒,在山中久了难以为继,收服一些山民,野人做向导,补充兵力使用,当是一条妙计。皇太极能将这些山民驯服的很听话,老子们做的还会比那老贼差么。越深入林海深处,建州人血液里残暴,原始的一面便渐渐苏醒了,对待沿途遇到的山民部落极其粗暴。

明军将一切都看在眼中,颇为鄙夷,想来建虏回到兴安岭老家,便原形毕露了。这山民部落之间的征战,极为残酷凶蛮,落败一方老弱绝无活路,女子被掳走当女奴,青壮被训练成甲兵,想来建虏的祖先便是如此发展壮大的。

明军一路死咬着大股建虏纠缠不休,救下的山民便编入军中。

至第二年春暖花开时,等到援军,五千明军伤亡,减员过半,却生生多了一支三四千人的山民部队,人数竟然越打越多。

深夜,一面背风的山坡下。

皇太极裹着厚厚的貂皮大氅,看着手中一块肥美多汁的狍子肉,食难下咽,围在篝火旁的妻妾子女连吃了多日野味,也吃的人人皱眉,苦着脸闭着眼将大块肥肉往肚里吞,几个幼子纷纷病倒,让皇太极心中发苦,兴安岭还是那个兴安岭,建州人却不是那些建州人了,十余万青壮出现大量冻伤,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