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不信谣不传谣

抠神 萧瑟良 3008 字 1天前

这个故事,在摸金校尉的眼中根本千疮百孔,到处都是漏洞,但如果不了解宋代的墓葬规制,没有亲眼见过几座宋墓的话,却又很难能拆穿他。孙守义是个特例,他虽然几乎没下过墓,但却由于世代的传承,导致了他在这方面的知识成为了体系。而像程煜这种普通人,是不可能建立这样的体系的。

所以,当程煜听完黄平的故事之后,虽然依旧保持着怀疑,但想必黄平却已经从他的表现,管中窥豹,了解到程煜真的跟摸金校尉并无太深的牵绊。

想深一点,黄平给程煜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上漏洞百出的故事,如果程煜当场就表现出“你在搞事情”这种态度,那么程煜也有可能是四家摸金校尉之一。而程煜的表现却截然相反,黄平对此也未必满意也未必不满意。黄平必然能够想到,程煜听闻了这个故事之后,肯定会将其原封不动的转告给孙守义。

而孙守义作为摸金校尉的一员,就必然能够洞悉这个故事里的破绽,从而告知程煜,程煜就很有可能反转过头来找黄平的麻烦,又或者在今后与黄平的接触当中露出端倪。

这也是黄平进一步试探孙守义究竟是否摸金校尉的手段。

这一点很好区分。

孙守义以及其父孙成,如果只是普通的盗墓贼,不管是南方的土夫子还是北方的土耗子,孙守义几乎没下过墓这一点,大致上都是可以相信的。那么,孙守义即便有其父的传承,也未必知道宋墓的详细情况,更加不可能把历史跟墓葬规制结合的那么清晰。

这世上,除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极少有人在没下过几座宋墓的情况下就能摸清楚宋墓的整体状况。

只要程煜在黄平面前露出任何端倪,黄平都可以进一步的确认孙守义的身份——哪怕他其实已经知道,孙守义必然是摸金校尉的一员。

这个故事,试探孙守义是次要的,是附带的,但试探程煜,却是切切实实的,并且黄平已经成功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黄平来到塔城,在这里盘踞三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等待孙守义的归来,并且通过孙守义找到其余三家摸金校尉。

其实从本心出发,程煜很难理解发丘中郎将对于摸金校尉的执念,为什么非得把他们找出来。而找出来又是为了什么呢?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置他们于死地。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这土地之下,也不知道埋葬了多少亡魂,墓中陪葬让人拿到手软的也不知凡几。这个虚拟空间对应的历史年代是朱佑樘继位的第二年,弘治元年,也即1488年,那位高中状元,吟出“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的杨慎要到年底才出生。墓是盗不完的,至少历经了明清之后,直到新中国,也依旧还有许许多多的古墓大墓等待发掘。是以程煜就格外难以理解,发丘中郎将要杀了摸金校尉四家,到底是出自于怎样的心理。

若说是为了独霸盗墓这个行当?可湖广有土夫子,中原有土耗子,南北方都有盗门,这玩意儿根本就不可能一统盗墓的江山。

那就只是单纯的报复了,当初孙成踹了发丘中郎将族人的门,让其心生怨怼,誓要杀之而后快,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光是杀了孙家后人还不行,其余三家也必须一并除去,否则也会遭到报复,毕竟摸金一脉同气连枝……

可这心眼也未免太小了吧?人家就是踹了你族人的门而已,你就要灭人全家,而且还是株连到结拜兄弟姐妹的那种,这种畸形的心态程煜实在是很难感同身受。

在这个思索的过程中,程煜还发现,自己似乎一直以来都疏忽了一点,那就是这个虚拟空间里的发丘中郎将,似乎已经摒弃了三国时期流传下来的传承之法,不再广收门徒,从门徒当中选择合适的人继承发丘中郎将的手段和能力,而是开枝散叶,从自己的族人家人之中尽可能的培养合适的继任者。

而在现实世界当中,姚家洼正是那个传承下来的家族。

那么也就是说,这里的发丘中郎将,岂非应当是姚大宏的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