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要不是打不过

杂家宗师 胖一点 2342 字 2024-04-21

要不是马晋和这家伙熟识,再加上自家媳妇颜妍就在身边,差一点他又中了招………

………

不单单是马晋,其他的观众也被梅方的演技带入剧情之中,就算知道这二人没有好结局,也不由固执的期盼着梁山伯上门提亲顺利,有情人终成眷属,白头偕老。

但剧情显然没有如观众所愿,接下来的情节可谓是急转直下,给予观众们一记记重拳。

梁山伯去祝家求婚时,祝父已将英台许给太守之子马文才,二人无奈之下,凄然而别,悲泣中立下誓言:生不同衾,死要同穴。

而后梁山伯被朝廷招为县令,但他因英台之事,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而祝英台被迫出嫁时,特意让人绕去山伯墓前祭奠。

而就在祝英台哭奠爱郎时,墓碑突然崩裂,其下裂开一个大洞,祝英台跃入坟中,墓复合拢,不久后,墓中飞出两只蝴蝶,蹁跹飞舞,世人皆言为梁祝所化。

………

这不到一个时辰中,台上高潮迭起,泪点纷飞。

有情人被迫分离,共誓生死之约,而后梁山伯忧郁致死,祝英台哭坟殉情,双双化蝶,这一系列剧情在梅方等人的倾情演绎之下,就连马晋这种糙人都觉得心里微酸,更别说旁人了。

颜妍、半夏还好,虽然也哭成个泪人,语气抽噎的惋惜梁祝,但好歹理智还在,那个女金刚就不一样了。

梅方饰演的祝英台一殉情,这位就开始扯着嗓子开嚎,偏偏其还有顾及,不敢大声,打扰了楼下的舞台,就围着马晋一人骚扰。

光是这马晋就忍了,关键这姐们边哭边骂,因为这部剧中祝父和那位马文才马公子演的是反派,胡香就找到撒气的口子了。

一口一句姓马的没个好东西,气的旁边的马晋脸色漆黑,要不是觉得自己打不过胡香,马晋非要让其明白什么叫做沙包大的拳头………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马晋之前弄出来的《白蛇传》一样,同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后世由其衍生出来的音乐、影视、戏曲等的作品,数不胜数,在华夏乃至世界上都有些一定的影响,是后世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

当初梅方向马晋求剧本时,马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篇故事,只是,《梁祝》不同于《白蛇传》。

白最初只是乡野传闻,剧情也和后世相差甚远,直到明朝冯梦龙《警世恒言》中才初步和后世的版本相近,而后随着无数文人墨客的不断完善,才有了后世大家熟知的《白蛇传》剧情。

而在大乾这个时空,因为时间在宋末就发生了转变,元宋对峙百年,明清两朝不见。也连带着冯梦龙消失,自然其写的《警世恒言》也从来没有存在。

所以,在马晋写出《白蛇传》之前,大乾是没有《白蛇传》的完整剧情的,于是当初某人腆着脸说这是原创。

…………

可《梁祝》就不同了,这可是真实事件,在历史典籍中都有记载的,当然,这个记载有些存疑,后世学界有争议。

不过,据后世研究,梁祝的故事从东晋就开始流传,在古代民间虽然不是家喻户晓,但也有不小的受众。

所以,此番马晋连同柴月编著《梁祝》,并没有打着原创的名号,不然日后让无论是今人还是后人扒出来他马晋抄袭,他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呃,虽然这就是事实。

于是,云庆班这次《梁祝》的宣传并不是马晋亲编剧本,而是类同马晋写《隋唐》、《三国》一般,以收集整理材料而后改编的戏说,这样就能自圆其说。

某人抄袭的水准,越来越滴水不漏了………

………

马晋编写剧本时小九九其他人并不知道,实际上,以马晋如今的名声地位,他亲手操刀的剧本,就是烂的一塌糊涂,只要沾了他的名字,也有的是人追捧维护。

更何况《梁祝》本就流传甚广,又加上马晋、梅方、舞台剧的几方加持,其在京城受欢迎的程度堪称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