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吧,令尊可是二品的大将军啊,马晋一个小小的五品,就算职责在身,恐怕也不敢得罪令尊吧。”
佟万哲看着唐云宣,一脸的狐疑道,他非官场众人,对官员体系这套不太了解,但本能觉得事情不对。
……
唐云宣还真骗了佟万哲,马晋是有监察宫门禁事的权利,但不代表他能扳倒唐兴,能做禁军大统领的,必然是景康帝心腹中的心腹。
唐兴从景康帝是皇子时就跟着他,单从信任度来说,唐兴绝对能在景康帝心中排上前十。
如果马晋和唐兴对上,只要没有什么大的罪名,小事小错,他连恶心都恶心不到唐兴。
说白了,马晋现在还是官太小,说话分量不重,要是他现在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你看唐云宣敢为了几千两银子和佟万哲对付他吗。
……
“哎,你不知道,那马晋有多了得,前段时间,他去兖州查案,就和原工部尚书靳凤伦干起来了,好家伙………”
唐云宣布啦布啦将马晋一顿好吹,为的就是向佟万哲表明,你对上的这个仇家不是善茬,本少爷那两成分红不是白拿的,换个人都不敢上。
佟万哲一直面无表情的听着唐云宣的话,其实唐二少说的关于马晋的事,他都清楚,甚至比唐云宣知道的还多。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个道理从他刚入商场就明白了,越是因为如此,佟万哲才要现在动手。
如今马晋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就已经让他忌惮不已,乃至有些心生恐惧了,要是再让马晋发展一段时间,恐怕他连人家的脚后跟都撵不上了。
趁着现在马晋实力不算太强,新华也还在上升期,文华堂还有一战之力,甚至还有翻盘的机会。
但若是他丝毫不阻止,任由新华发展,以新华现在这个成长速度,用不了几年,新华就会成为让他望尘莫及的庞然大物。
到那时,什么都晚了,就算他想战,恐怕人家随便出出手,就能让他溃不成军。
此时战,文华堂还有机会,若不战,就只能束手就擒,闭目等死。
……
为此,他还特意挑中了刘勉作为开战对象,新华众作者中,马晋自不必多说,和他一起发书就是找死。
剩下的值得唐云宣出手的,就只有官步、杜山、笙悦三人,官步凭唐云宣未必能稳胜,而杜山、笙悦最近又没什么发书的计划。
而新出现的刘勉正好符合佟万哲的要求,新人新书,销量肯定会偏弱,而马晋弟子这个名头,又让他比新华那些普通作者有名气。
有名气,实力弱,简直就是最好的对手,佟万哲瞄准时机,拉开架子就要和新华战一场。
………
“好。”
佟万哲一声叫喊,打断了正滔滔不绝的唐云宣。
“就两成,唐少你的要求我应了,二十四日准时发书,这次定要把新华踩在脚底。”
佟万哲脸上的认真,让本来嬉皮笑脸的唐云宣也脸色郑重起来。
两成利润,这次我要大被同眠,一个打十个………
……
ps:中午接到通知,如无意外,下个星期我期末考试,一直考到周六,理论加实训,连轴转。
而且因为下学期换宿舍,我们还得搬家,收拾东西,邮行礼。
还有一些朋友下学期就去实习了,估计以后见不着了,同学几年,散伙饭不能不去。
所以下周作者会非常忙,但我会尽量保持每天两更,如果实在力有不逮,还望大家见谅′?`
……
这个月的更新实在太渣,胖子自己都看不下去,道歉不能抵消我的歉疚,话说再多也是借口。
七月放暑假,从七月下半月开始,连同这个月的债,和书友的的打赏欠更,一并还了!!!
我这人向来自打自脸,但我今天立的这个fg……嗯……可能,应该,也许会成功!
嗯,会成功。
(照例,这段不收费,求生欲)
(这是昨天的,四千字,晚上还有)
文华堂
佟万哲先前对唐云宣的亲热和奉承一扫而空,转而变得脸色铁青。
不过他到底还是忌惮唐云宣的家世,纵是心中怒火翻腾,但还是强制压住,勉强让自己的身音平静。
“唐少,之前定好的事情出尔反尔,这不合规矩吧。”
唐云宣看都不看佟万哲,淡定的继续夹菜,送到口中咀嚼,喝酒,拿起手帕擦嘴,继续吃菜。
佟万哲有些被唐云宣的态度激怒了,他扶住桌子,紧紧盯着唐云宣,一字一顿道。
“唐少,令尊虽然是虎卫军大统领,唐家声威显赫,但我文华堂也不是那种没有靠山,让人随便揉捏的软柿子。”
“我知道。”
见佟万哲急了,唐云宣也停下了进餐,慢条斯理地拿过手帕擦擦嘴,和刚才的粗野判若两人,淡然道。
“你们文华堂的后台是刑部二当家,左侍郎冯建行,这个本少爷早就摸清楚了。
不但如此,就连你们文华堂每年和冯家的分红我也知道。”
唐云宣神情玩味的看着神情变幻的佟万哲,嘴角又露出了让佟万哲心寒的邪笑。
“佟老板好大的手笔,每年跟冯家分红两千两,快赶上冯大人半年的俸禄了。
在给冯家上供的商家里仅排次席,怪不得冯侍郎这么照顾文华堂,对了,五年前的‘洪王禁书案’,文华堂好像没怎么受损失啊。”
唐云宣此话一出,佟万哲脸色没怎么变化,后背却一下子被冷汗湿了大片。
这等要命的旧事,怎么让这厮知道了……
……
让佟万哲吓出一身冷汗的那件要命旧事,就是唐云宣口中的“洪王禁书案”。
这个洪王,名叫颜林,乃是当初和先皇奉文帝争大位的皇子,也是著名的血龙案里的一条龙,而且是排名朝前的那一条。
五年前,京城许多书肆突然偷偷售卖一本名为《洪王起居注》的书,篇幅不大,里面的内容却着实吓人,竟然是洪王自己记录的随笔。
这本书是真是假,无人能辨明真伪,但里面记载的东西却是很吸人眼球,其中不乏一些石破天惊的阴私机要。
而且最要命的事,此书中大篇幅的诋毁先皇奉文帝,嗯……姑且称之为诋毁。但眼下是景康帝坐天下,你在人家地盘上骂人家老子,这不找收拾吗。
此书面世不久,就被冠以辱及先帝被列为禁书,所有书籍全部销毁,凡有售卖、私藏者,发配北疆。
虽然朝廷下了禁令,但仍有不怕死的想看这本书,你想想,皇室秘闻,夺嫡内幕,听着都刺激。
什么时候,都有那种被好奇心害死的蠢人……
反而因为禁令,越多人觉得这本书写的是真事,禁令起了反效果,很多人都对皇室秘闻感兴趣。
到最后一本书炒到了将近二十两银子,还有价无市。
马晋的《说岳》要是和这本《洪王起居注》比价格,直接被秒杀。
………
《洪王》的价格这么高,也引得许多书肆偷偷印刷,然后售卖,其中就包括了文华堂。
对于这些书肆来说,只要有稿子和印刷模具,刻好版,一晚上轻轻松松印出几十本,而其成本对利润来说,简直薄弱的可怜,如此重利,许多人都被银子迷花了眼。
佟万哲那时候还没有问鼎书商之冠,这么大的利润对他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不过他还没完全冲昏了头,没有亲自沾手,印刷的书全部送到黑市,虽然赚的少点,但也安全很多。
事实证明,佟万哲的谨慎救了他,《洪王》屡禁不止,甚至还有越发猖獗之象,景康帝大怒,黑衣卫、刑部、九门提督府联合出动,将京城查了个底朝天。
京城被查抄的书肆有三分之一之多,资产充公、老板发配,整个行当直接衰落,一直到马晋重生前,才差不多慢慢恢复过来。
而被搜查出私藏禁书的百姓就更多了,有一两千人之多,要是全部发配,光是沿途押送的军兵,最起码都得两千。
更何况,一下子发配这么多人,容易引起民间动荡,人心不稳。
………
到最后,此案三个衙门的负责人也觉得有些棘手,上报景康帝。
其实按景康帝的意思,管他几千人,全部充军了事,但身为一国之君,不能意气用事,后经朝廷商议后,决定这个私藏这个罪名可以花钱赎身。
不过为了顾忌景康帝那边和朝廷法度,朝廷下手很黑,你不是有钱买禁书吗,那就多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