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三分笑,说话办事都很得体,但原则性不强,平常的差事无所谓,重任不可托付。
马晋还是很信任苟庆通的,这种事情人家也没必要坑他,所以别看他现在和甘西川聊的热切,但心里却平静无波。
……
甘西川不能信任,所以马晋把目标放在了其他两人身上。
孟宋,京城人,四十岁,同进士出身,他父亲曾是都察院四品御史,后因病逝去。
靠着老父留下来的香火情,孟宋进了都察院,后来被分到殿中侍御史衙署来,负责监察宫门禁事。
据苟庆通道,这个孟宋痴迷道经,心性淡泊,平日里除了自己的差事,其他一概不管,准时上值,准时散值。
他也没什么上进心,露脸的事从不抢着干,但脏活累活也别想往他这推,当官这事,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份养家的工作。
这种人只会做好份内事,其他万事不掺和。
马晋对他的态度就是放任自流,只要不给他捣乱,把差事干好,他也不管你是不是混吃等死,反正又不是他发俸禄。
……
最后一个,名叫邓宝,湖北人,不到三十岁,比马晋大不了几年,却是正儿八经的二榜进士。
以他这个年纪,中了进士,那是绝对的官场新星,本应该在翰林熬资历,最少也是进六部。
却因为得罪了权贵,被调到了一个冷衙门,但这家伙也不是吃素的,硬生生的在冷衙门里搞出了不小的名堂,被调到都察院,一年后升入殿中侍御史衙署,负责朝仪之事。
昨天苟庆通给马晋介绍时,着重的提了这个邓宝,言语中多有欣赏。
说他能力出众,人品正直,让马晋不由把他放进重点观察的名单当中。
……
四人聊了一会,其实就是甘西川和马晋聊,邓宝偶尔插几句,至于孟宋,人家见了礼后,就老神自在的喝起了茶。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时辰也到了寅末,苟庆通也终于赶来,一番见礼寒暄之后,也到了百官进宫的时候,马晋他们该干活了。
大内前宫
殿中侍御史衙署旁的御道
刚过寅初(凌晨三点)天还黑着,两个禁军提着灯笼在前面引路,马晋和祝虎则跟在后面。
前头带路的那两个禁军,一边引路,一边还悄悄的回头看着祝虎腰里的宝刀。
在大乾皇宫之中,除了执勤的禁军,还能随身携带兵器的人,一只手都可以数的过来,祝虎腰胯兵刃,由不得两个禁军好奇。
嗯,没办法,谁让祝虎的宝刀是因功御赐的呢,莫说这只是前宫,就是内庭,只要不是面见景康帝,祝虎都可以不卸刃。
御赐宝刀,就是那么任性……
……
一行人来到殿中侍御史衙署,自有衙署吏员发现,马晋报明身份,被众官请了进去。
马晋来的算早,苟庆通还没赶到,马晋就趁这个功夫让人带他逛逛衙署,提前熟悉熟悉环境,毕竟日后要在这个地方呆上好几年。
殿中侍御史衙署是一个独门独院,不算大,分前后两院,前院是待客议事所用,佐官吏员也都在这里处理公务。
后院则是衙署主官的厅房,大体分成三个部分,正中的主厅房是苟庆通这个殿中侍御史的,左右两个厢房则是两个副侍御史的。
现在只有马晋一个副侍御史,所以他日后所用的厅房,可以从这两个之中挑一个。
马晋在两个厅房大致逛了一圈,发现布置都差不多,并无什么异处,所以他初步定下左厅房。
毕竟左为尊嘛,马晋虽然不太看重这个,但官场有自己的讲究,左尊右卑,同样的副职,左就比右大,马晋虽不喜欢争,但该是自己的,他也不会让步。
……
将衙署逛了一圈下来,苟庆通还没来,马晋问了人才知道,卯初(凌晨五点)百官上朝,而苟庆通一般都是寅末(四点)赶到,眼下还不到寅初二刻(三点半),马晋还得等会。
马晋清楚缘由后,索性就趁这点时间认认人。
让人召集众人衙署众官吏,来到前院正厅,马晋面容和善的和众人见礼。
衙署官吏不算多,只有寥寥十几个,其中吏员居多,有品阶的官员只有三个,分别是协助侍御史管理监察朝仪、宫中府库、宫门禁事的三个主事,官职正七品。
马晋这次认人,主要也是为了这三个主事,其他的吏员只是捎带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