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郭同,艺名德刚(第四更)

杂家宗师 胖一点 2399 字 2024-04-21

马晋看着兴奋的郭同,脸上浮现笑意,他给小黑胖子起这个名,也不全是为了恶搞。

后世那么多相声演员,他最爱老郭,让郭同改名也是想着沾点人家气运,也许郭同就成为了大乾的老郭了呢。

再说了,同样姓郭,郭同可比老郭早生几百年,谁占谁的便宜还不好说呢。

……

过了一会,郭同越玩越疯,跑到院子里不停的喊着自己的新名字。

“郭德刚、郭德刚……”

他这样叫喊,马晋也不阻止,只是微笑看着,但等郭同喊道要孝顺师傅时,马晋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这名字会不会妨师徒啊……

……

第二天

郭同他们一早就跟着包宝去了鼎香楼,马晋没有跟着,儿孙自有儿孙福,徒弟也一样,不能什么是都得他亲自操心,更何况他今日还有事情要办。

叫上休假回来的祝虎,马晋坐上车赶往北城,在离梨花巷没多远的一条街道停下,马晋下车,来到的一个宅子前,敲门叫人。

不一会,一个老头开门,看到是马晋,连忙口称东家将马晋请进到正厅。

很快,徐许从门外匆匆赶来,见过礼后,马晋向徐许问道:“怎么样了。”

徐许脸上带笑:“回东家,人手已经招齐,和书店那边理清首尾,新华社已经筹备完毕,只等您一声令下。”

马晋点点头,沉声道:“把消息散出去吧。”

“是。”

……

ps:卡文了,这章磨磨蹭蹭写了三个多月小时,我得理理思路,今天只四更吧。

嗯,求点月票,打赏。

当初收徒弟时,郭同和彭善就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天赋出色,让马晋很是看好。

事实证明,马晋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这次考核,也确实是郭、彭二人表现的最为优异。

和其他学徒只是照本宣读不同,彭善和郭同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特色,虽然还非常稚嫩,但也能看出其说书风格。

彭善说书,有的有点像后世正统评书的路子,硬桥硬马,画面感十足,尤其说起打戏来,格外有味道。

再加上彭山声音洪亮,慷慨有力,配上他稳重的台范,很适合说隋唐这类金戈铁马的评书,在考核彭善时,马晋在下面一直暗暗点头。

如果彭善是出乎马晋的意料,那么郭同就是给马晋一个很大的惊喜。

当初收郭同为徒时,马晋就觉得这家伙相比于评书,更像是学相声的料,语气诙谐,长得也胖乎乎的,很有喜感。

果然,今天郭同一上场,说了一炷香的评书,竟然逗笑了马晋四五次。

相比于评书情节的发展,郭同更注重笑料,在其中插科打诨,让人发乐,在马晋看来,郭同说的这两段书,更像是单口相声。

但不管是单口相声还是评书,很显然郭同表演的效果很好,马晋对他很满意。

……

除了郭、彭二人,侯吉和一个叫常光艺的徒弟表现也不错,虽然比不上郭同两人,但也算合格。

马晋打算明日就把这四个徒弟派到鼎香楼说书去,以演代练,让他们迅速积累台上经验。

要知道艺人只有在台上,成长才是最快的,在台下苦练三年,也比不上台表演三个月,天赋强的,几乎每次上台都能是有一些收获。

像郭同,马晋相信把他扔台上打磨几年,他的评书水平就能直线上升。

评书的潜力马晋见识过,前景不比戏曲差多少,而如果郭同本事过硬,甚至可能红遍京城。

鼎香楼那边,马晋也不打算收什么门票钱,以他现在的身家,也看不上那两个子,他让郭同去说书,主要是为了打磨他们。

有免费的评书听,也算是鼎香楼的一种福利了,还能给酒楼聚聚人气。

马晋打算等郭同他们,混出点名气来,就专门弄一家供听书的茶楼,收门票钱,到时候按场给郭同他们门票分红,让他们也能养家糊口。

除了这四人,其他的徒弟,马晋还没打算放出去,先让他们跟着郭同他们身边学习,什么时候让他满意了,再让他们上台。

……

马晋将自己的决定说出,自然有喜有忧,郭同他们被马晋获准上台说书,几个月的苦功没有白费,纷纷眉开眼笑,而剩下的,就只能羡慕他们,心里暗下决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