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装甲巡洋舰”,乃是仿“冠军号”、“射声号”,自舰艏至舰艉,在舷身上加装水线带装甲,即竖甲,事实上,就是把“巡洋舰”变成了“小铁甲舰”。
论防护面积,“装甲巡洋舰”远远超过了“穹甲巡洋舰”;论速度,前者自然就要逊后者一筹了,不过,因为缩小了煤舱,机舱获得了足够的空间,马力足够的强劲,“龙骧级”的最高航速达到了十五节,也算是中了关亲王的“高机动”的要求的式了。
至于“策电级”,最高航速达十七节,几乎赶上“冠军号”了。
“装甲巡洋舰”、“穹甲巡洋舰”,这两位,算是各有千秋吧!
另外,“龙骧”、“虎贲”、“策电”、“驱雷”四舰入役之时,武备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前膛炮,目下,已经全部更换为后膛炮;至于新入役的“豹变”、“驭风”,自然是交货的时候,就是一水儿的后膛炮了。
好,修订后的“龙骧级”、“策电级”的相关参数如下:
装甲巡洋舰“龙骧级”:
排水量两千九百吨,舰长七十一米,宽十三米,吃水六米半,蒸汽风帆混合动力,水线带装甲厚五至六英寸,装备两门八英寸后装滑膛炮、四门六英寸后装滑膛炮,六门六十四磅后装线膛炮。
穹甲巡洋舰“策电级”:
排水量两千四百吨,舰长六十八米,宽十四米,吃水近六米,蒸汽风帆混合动力,装备两门八英寸后装滑膛炮、两门六英寸后装滑膛炮、八门六十四磅后装线膛炮。
相较“装甲巡洋舰”、“穹甲巡洋舰”的挂羊头、卖狗肉,以“伏波号”领衔的“标准巡洋舰”,才是这个时代的真正意义上的“巡洋舰”。
虽然,“伏波级”一千四百五十的吨位,只有“龙骧级”的一半,“策电级”的三分之二,防护力更是不好与后二者比较,可是,“标准巡洋舰”既适合浅海、内河作战,又可执行出洋远巡任务,用处多多,因此,海军也追加了订单,而且,一次性加了两只——一只“弄涛号”,一只“脍鲸号”。
这两个名字,都是关亲王手拟,取义自梅尧臣的“欲观弄涛仍脍鲸”;另外,陆游也有“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状”之诗句。
“福星号”领衔的四条炮舰,皆为福州船政出品,至于名字,“福星”的来历,前文已有详细介绍,不再赘述;“福胜”,亦为关亲王手拟,较之“福星”,还要“接地气儿”,不过,大伙儿也只以为,这或是善颂善祷,或是对该舰出身之纪念,都没有往深处去想。
没有人晓得,“福胜”的来历,同“福星”是一样的——都是来自于原时空那场全军覆没的水战。
“扬武”、“振威”,则是海军提督丁汝昌的撰拟。
这两个名字,丁汝昌早在日本的时候,就想好了,原本是打算用在“翁贝托国王号”和“杜里奥号”上的,但被关卓凡干净利落的否定掉了。
丁汝昌也不晓得,这两个名字,哪儿不对劲儿?为新炮舰拟名之时,他小心翼翼,旧事重提,这一回,王爷批准了。
原时空,“扬武”未能扬武,“振威”未能振威;本时空,“扬武”定要扬武,“振威”定要振威!
其中,装甲巡洋舰“龙骧级”、穹甲巡洋舰“策电级”入役之后,不足一年,不论英国顾问,还是中国将士,便咸以为,此两种军舰之性能和表现,皆符合关亲王殿下“大火力、重防护、高机动”之要求,于是,海军追加订单,“龙骧级”乃多了一只“豹变号”,“策电级”乃多了一只“驭风”号。
海军总教习乔百伦曾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
“中国有一句古老的箴言,叫做……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这个,‘重防护’、‘高机动’,本来是一对天然的矛盾,‘重防护’就是‘熊掌’,‘高机动’就是‘鱼’,理论上,不可能同时集于一舰之身——现在,居然可以‘得兼’了!”
顿一顿,“亲王殿下虽非理工科出身,可确确实实是一位舰船设计的天才啊!而‘古人诚不我欺’一说——哎,也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对啊!”
“确实如此啊!”海军助理总教习狄克多接口说道,“不过,为了这个‘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还是付出了相当的代价的——煤舱缩小了!如此一来,续航力就减弱了!呃,您说,这两种军舰,还好叫做‘巡洋舰’么?”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巡洋舰”渐渐演变成一种排水量在驱逐舰之上、航母之下的重型舰只,但是,这并不是“巡洋舰”的本来面目,自十七世纪诞生后,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后叶,两百年时间内,“巡洋舰”的吨位,长时间位居战列舰、护卫舰之下,其任务,顾名思义,就是“巡洋”。
包括:
保护商船,打击海盗,巡弋海外殖民地;战时,给主力舰打打下手,做一些通讯、侦查的活儿,以及和敌方的同事们进行竞争——袭击敌方商船,破坏敌方海上运输线。
原则上,“巡洋舰”是不参与舰队决战的。
出于以上的特殊用途,自然而然地,“巡洋舰”就具备了以下特点:高航速、大续航力,同时,轻防护或无防护,火力也相对有限。
然而,关亲王提出的要求却是:大火力、重防护、高机动。
对此,英国人表示异议:“大火力”也就罢了,可是,“重防护”,就要给军舰披上铁甲,如此一来,“巡洋舰”就变成了“小铁甲舰”,军舰重量大增,还怎么能跑得快?跑不快,又如何“高机动”?
关亲王轻描淡写地说道:换个大马力的发动机不就成了?
英国人哭笑不得:亲王殿下,更大马力的发动机,需要更大的机舱和更大的煤舱,舰只的排水量,既然已经设定在两、三千吨之间,舰上的空间,就是相对固定的,最好的设计师,也没有办法变出新的空间来,安置好这两样同时变大了的东西。
关亲王:你说的对,机舱变大,大约是免不了的;可是,煤舱嘛,我看就不用变大了——别说变得更大了,我看,缩小一点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因为要执行的大多是远洋的或是时间较长的任务,为保持大续航力,巡洋舰都有一个超大的煤舱。
英国人愕然:缩小煤舱?那么,如何保持大续航力?
关亲王笑了:我提出了三个要求——“大火力、重防护、高机动”,您瞅瞅,这里边儿,有“大续航力”么?
呃,还真是没有。
这就是狄克多的疑问所在:不具备“大续航力”的“巡洋舰”,还好叫“巡洋舰”么?
嗯,狄上校说的,似乎也有点儿道理,那么,打过了这一仗,这两种军舰,就易名为——“濒海战斗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