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天冯妈妈干完活儿就回自己的小院。
辞别了阿苏,郑妈妈像往常一样,准备穿过偌大的庭院,往西侧角门走去。
但,她刚走到院中,迎面便走来一群人。
郑妈妈眼尖,看到人群中是个华服中年美妇,便知道这是李家的客人。
她赶忙退到一旁,低头垂手站好。
那位中年美妇不是别人,正是前来道歉的平宜县君。
“咦?”
平宜的眼神很好,一下子便看到路边有个婆子站着。
原本,她并没有在意,只是随意的瞥了一眼,但就这一眼,她的眉毛不自禁的蹙了蹙。
这人?
看着竟有几分眼熟呢。
平宜脚下不停,眼睛却又看了郑妈妈几眼。
直到走远,平宜才忽的站住了,脸上露出恍然的表情。
“县君?”平宜的侍婢不知平宜为何停步,低声询问道。
“没事儿,走吧!”
平宜摆摆手,没说什么,暗暗将这件事记在心里。
唐宓刚刚收拾完,换了外出的衣裳,正准备出发,外面便跑来一个小丫鬟:“娘子,平宜县君前来拜会。”
平宜县君?
她还真来了?!
昨天李寿回来,便将太极宫发生的事告诉了她,还略带邀功的笑着说道:“猫儿,你就瞧着吧,平宜定会来给你赔礼,到时候,你也别客气,想怎么处置都行。”
唐宓当然相信李寿的能力,她没想到的是,平宜会来得这般早。
“有请!”
唐宓起身来到堂屋,盘膝坐了下来。
她刚坐好,丫鬟便引着平宜走了进来。
“十、十八娘,多日不见,你可还好?”
平宜虽舍下面皮来道歉,可到底放不下那份骄傲,她扯了扯面皮,不提“赔罪”之事,先跟唐宓说起了闲话。
唐元贞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端午节那天说要给唐宓寻两个稳妥的人,没两天,她便选好,直接命人给送了来。?随{梦}小◢1a
唐元贞送来的两个人,皆是五十岁左右的年纪。
一个姓严,兰陵人,唐家的世仆出身,家里丈夫、儿女都在庄子上做活。
娘家祖传的医术,做得一手好药膳。
另一个姓郑,长安人士,早年战乱,家中亲人只剩下了一个女儿,女儿又早逝,只给她留了个外孙女。
还是唐元贞一次外出的时候,偶然救了她们祖孙两个。
郑妈妈曾在大户人家当过侍女,学得一手好推拿。
唐元贞为了女儿,也是费尽了心思,严、郑二人都是非常能干的人,品性也极好。
唐宓对于母亲的关心,自是不会拒绝。
热情的招待了两个妈妈,并让阿姜妥善安置。
当天,严妈妈给唐宓诊了脉,又跟小厨房的厨娘商量了一番,便开始给唐宓拟定调理的药膳食谱。
而郑妈妈也没有闲着,每天早晚都会来上房给唐宓按摩。
还别说,这两位果然厉害,只几天的功夫,唐宓就觉得身体轻快了不少。
白天还是那般忙碌,可夜里却睡得格外香甜,精神也十分好。
李寿见了,又是高兴又是自责。
唉,他不但让猫儿受了劳累,还没有及时帮她调理,多亏有岳母。
李寿对两个婆子也很满意,打赏了两人不少红包。
银钱激励是小,李寿的态度,让两个婆子确定,自己已经在李家站稳了脚跟。
两个婆子安心了,使出浑身解数的继续照料唐宓。
这日清晨,唐宓难得的睡了个懒觉。
李敬薇等三个小娘子被那箱子旧账册牵制住了,暂时没有来上房,所以唐宓才能睡到自然醒。
吃了碗滋阴补肺的银耳汤,唐宓洗漱完毕,披着长发坐在妆镜前。
郑妈妈拿着一块特制的玉石刮板,轻轻的帮唐宓按摩头皮。
通完了头部的经络,唐宓又熟稔的躺在榻上。
郑妈妈则拿着鼓墩坐在一边,继续给她轻轻刮着面部和脖颈。
温润沁凉的玉石缓缓在肌肤上滑过,唐宓只觉得又解乏又舒适。
今天她还要去书院,又到了月中,书院的先生们开始准备月底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