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各自忙碌着

不负娇宠 萨琳娜 2448 字 2024-04-21

东庐书院的招生工作已经完成,共招收学生一百零六人。

这其中,有世家子弟,有勋贵、官宦之后,亦有家境富裕的寒门子弟。

当然也有几个李氏族人。

唐宓按照这些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分作四级,即:春华、夏茂、秋实、冬荣!

春华级,是没有开蒙的幼童,其水平也就是只识些许字,会背几句诗歌。

夏茂级则是受过基础教育的蒙童,熟读《太公家教》《三字经》等书,四书五经也有涉猎。

秋实这一层级则是已经熟读四书五经,却仍有些许欠缺,还需要先生进一步教导。

冬荣则是几近彻底学成,基本上可以拉去参加科举,还能拿到名次的水准。

每级根据人数又分作甲、乙、丙、丁等班。

人数最多的是夏茂级,唐宓按照十五人一班,夏茂一级共有四个班。

人数最少的则是冬荣级,总共不过十二人,还没有满一个班。

这也好理解,能上得起东庐书院的人,非富即贵。

这样家庭的子弟,最早三四岁就开始启蒙,六七岁就会接触四书五经。

其水准,可不就正附和夏茂一级的要求?!

而能达到冬荣水平的子弟,早已在家族的运作下步入仕途。

事实上,东庐书院冬荣甲班的学生们,十二人中已经有九人有了官身,品级不高,入门级别的八品。

剩余三人也都在国子监读书,只等读完书就会入仕。

他们之所以还来东庐书院,更多的是冲着李克己这位海内名士来的。

一来,能做名士的学生,哪怕不是亲传弟子,只是略略听几天的课,对他们也是受益匪浅。

二来,他们以及他们的亲长还有点小盘算:嗯嗯,李先生授课的时候,他们好生表现,没准儿投了李先生的眼缘,能被他收做第六名学生哩!

分好了班,接下来就是正式开学了。

唐宓作为东庐书院的山长,也兼任书院的书画先生。

她的左右同书,一手画画、一手写字的绝活,至今还没有人能成功复制……

当天夜里,李寿便悄悄招来心腹陈密,两人在书房里密谈了好一会儿,最后李寿交给他一张纸。

第二天,陈密带着二百亲兵,直奔距离京城最近的海盐场。

随后的每一天,都有一只鸽子往来于京城和盐场之间。

而李寿人在户部,却依然能够接收到盐场最新的消息。

柳佩玖曾说过,现在虽是初春,阳光和温度都不够高,但春季多风。

尤其是海边,风季时,海风足够强劲,只要不是阴天下雨,亦能晒盐。

陈密按照李寿的吩咐,只在海边开了小小的一块盐田,然后用帐幔围好,安排二百亲卫昼夜不停的看守。

他则直接在盐田边扎了帐篷,亲自守着,每日有什么变化,他都会飞鸽传书回京城。

陈密这般能干,李寿便彻底将这件事交给了他。李寿自己则挽起袖子,大刀阔斧的整顿起户部来。

第一个,就是削减冗员,将那些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统统踢出户部。

这其中便有柳大明的心腹。

柳大明虽然不愿为户部费心,但并不意味着他乐意有人下他的面子。

李寿干脆利索的将他提拔的人弄走,实在是目中无人。

李寿再受圣人宠信,在户部,他也只是二把手。

如今却将手伸到了柳大明这个一把手身上,柳大明如何能忍?

李寿踢完人的当天下午,柳大明便向圣人告了病假。

与此同时,柳大明还暗暗跟户部的其它官员示意,在自己休假期间,绝对不能配合李寿。

柳大明人老了,脑子却不糊涂,他很清楚,李寿来户部是来熬资历、建功立业的。

李寿一番壮志酬筹,却遭遇户部上下的非暴力不合作,嘿嘿,柳大明很期待李寿面对这些时,将会有怎样的暴跳如雷。

然而,柳大明却想错了。他实在是低估了李寿对圣人的影响力。

这边他刚递了请假条,那边圣人便爽快的批准了,还十分“大方”的表示:“柳尚书年老体弱,只请几天病假如何能休养得好?朕许你半年的假,你好休养去吧。”

半、半年?

柳大明傻眼了,这跟他预想的不一样啊。

当他对上圣人带着冷意的双眸时,整个人都打了个激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