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赵公廉当了京畿县令,为政阻力重重,太年轻而缺乏治理地方经验,任务艰巨,万众瞩目,朝中不知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就盼着他出错呢,如履薄冰,万不能出一点差池,否则就会陷入困境,成了众矢之的一旦毁了官场前程,就意味着坏了他和弟弟早策划好的革命发展大计,也顾不上多留意同侗了,结果稍一疏忽,周侗就在这时遭受打击,心灰意冷居然突然放着收入着实不错的总拳师工作愤然辞职离京隐居,不知所踪了。这让赵公廉好生懊恼
而武松却因此得福,原本是要被赶走的,却又得以追随周侗武二朗是个极义气的好汉。当时周侗一辞职,顿时就出现人走茶凉惨象,往日车水马龙的门前变成门可罗雀,也只林冲这样的曾经跟周侗学过本事的人会念情义来探望探望试图挽留。在这种情况下,武松的义气就显得难得而格外珍贵了。
既然愿意跟着去乡下吃苦受罪也坚持不改,那就跟着吧周侗也懒得赶武松走了,也是有点想法
就这么一块儿失踪了。
而赵公廉并不知道弟弟重视并一直想寻找到的武松其实一直就在周侗这。
一方面,那时武松还年少,并没有太招人眼的地方。
谁会注意武馆区区一寻常小杂役呢。
主要却是赵岳在认识上的误判造成的。赵岳很清楚记得武松是长大了,才因事逃离家门得以在周侗这学到些本事的,哪想到他这只蝴蝶的小翅膀一扇,尽管还没怎么发力,没对大宋显出什么影响力呢,武家兄弟的生活轨迹却已经改变了。
偏远边关草根人物沧赵家族的突然崛起对大宋社会的无形影响力是巨大的。是那时还幼小的赵岳也没想象到的巨大。
这是一个太感动人的励志故事,
不,是活生生的励志事例,
当年激起了太多平民原本麻木蒙头混生活不会有的雄心和梦想。
不知多少草根人家也想能象沧赵家族一样奋发努力成就风光富贵,从此不再卑微无名。更不知有多少少年焕发了少年英雄情怀,立志学好本事,一跃出人头地。
都是人,赵公廉也没长三头六臂,他能成为传奇,自己为什么不能?
就算比不上赵公廉,差点,也至少应该能搏得个稍次的名声和前途
奋起的人中就包括如今的大寇田虎、王庆
这其实是种好现象,是积极向上对社会有大意义的,本质是天下人看到了向上的通道原来并不是关闭着只天生命好的人才能高居其上的,对国家有了认可追随
可惜这只是个例造成的假象,是只有赵岳这样的人才能创出来的路子,可世人当时不知啊所以后来就有太多人失望而愤然走上了另一条谋求出头和富贵的路子
武松家就是当时深受影响的寻常一员。
武松天赋异禀,从小就力量惊人,脑子又聪明却有个武大郎这样的哥哥,即使只为了出人头地不再有人敢肆意拿他哥哥取乐当耍子,尚且是小小少年的武松也发誓要奋斗出个人样子来,想学武,听说了周侗大名,一家就早早搬来了京城
如此,当时沧赵家族实力还很微弱,赵岳年幼又忙着搞教育、发家派人去清河县找过武松,茫茫人海,哪找去,又不确定到底有没有这对兄弟想找到周侗都没能如愿。把潘金莲搞到身边当人串子也半点用没起
在外多年的武氏兄弟在这个国难后的冬天终于返回了老家清河。
灾后的清河县,在朝廷大力精减州县机构以及大量降州为县、降县为镇后,仍然保持了县治地位,这归功于内陆的百姓移民到沿海山东一带停留的原由。但自然的,如今的清河县城人口怎么也不比从前了,是少了太多,一片萧条。
如此反倒便宜了武松家。
原本还担心房子太贵买不起,准备了些钱租房子凑合着落脚安家,结果,房子上哪还用花钱呐,别说破烂茅草房子,就是象样点的无主木楼二层房也不算少见,进了县城一打听,武大会过日子,也不暂时住店浪费钱慢慢准备了,当即直接寻了一处闲置的二层木楼就是家了,美美住下,也没人来干涉,没人管。
兄弟俩如此定居下来,又按着当初的打算开起了炊饼面食铺子维持生计,武大手艺好,人长得不咋的,但收拾得干净,很注意卫生,这对兄弟又是对相映成趣的奇怪组合,太少见了,也就成了突出的特色,很招人来瞧稀奇顺便也照顾了生意生意很快不错,都赚了好几天的钱了,武大天天乐呵呵的,越发勤快了,在兄弟的有力帮衬和保护下,小日子顺坦,没人敢欺负嘲笑他,生意也发展有支撑更快,琢磨着赶紧多赚些钱攒起来也好给兄弟娶门亲事,让兄弟有个自己的家有知冷知热的媳妇伺候着,再赶快有个小侄子传承武家香火,养着逗着,生活更有盼头和乐趣,他这个当兄长的也就了了心事了。这时候有税收衙役上门收税了,倒也没难为武家,或许虽是特么地痞坏蛋在灾后荣幸混成的衙役,虽无良却有混社会的眼力劲,瞧出来了武二不是好惹的主,就是正常收税,一天几个铜板的交纳,并告之武家兄弟:不管你是不是本就是清河县人,也不管你原本是哪里的人,只要在此落脚安家,那就是清河人了,房子白给,但你得去衙门登记一下户籍落户,并照章纳税,尽一切公民该尽的义务这也是官府对治下正常管理的必须。决不是刁难。没毛病。
武松也照做了,
过程也很顺利,很简单,进衙门去打个转就完事出来了,也没有乱收费,登记不用花一个子,更没有脸难看事难办。当然也绝不会有热情为人民服务的公务态度。就那么不冷不热,公事公办,了事。
也当然不是清河县衙门,县老爷能力强清正廉洁管理有方;更不是衙役们素质高,这完全是今年这场滔天浩劫给吓得震慑的,让传统习惯了顺手刁难欺负吃百姓的衙门都下意识规矩了不少,生怕一不小心激起民变和叛逃潮什么的,自己太招人恨而有人刻意要了自己的小命,尤其是面对武松这样的汉子时更有这种自觉。
事实上已经有衙役甚至县长镇长因为霸占了无主田地房产从中谋利向流浪来安家的住户强收买钱租钱,以及敲诈欺负外乡来的人等传统为政恶习,而丧命的。而且,死的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一地两地,是全国性的频发重案。
这样的大案发生了,百姓敢冲击官府肆意杀官,已是形同造反,必须严惩,若是以往可了不得了,冲动闹事行凶的百姓可惨了但现在却不一样了,不知根底的流民做案,形同流窜犯,在社会失控一切都乱成一团的这个时期,哪查去?
全都不了了之。
死的衙役官老爷只能白死,还落得个维稳不利,为官不明,治理地方无能的罪责
灾后衙门的“善政”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类似后世的招商引资一样,要吸引和招收更多人口来,就必须收敛地痞恶棍污吏、腐朽吃人贪官真面目,摆出点正义良善好官府形象,得能骗动外地人在此安家才行。大宋如今的人口太少了,已经不能称是大了。人口成了紧俏资源,需要抢。本县人口太少了,只有人口多起来,衙门的人才能有好日子过。否则,没人,没足够的税收,当官再牛逼又统治谁剥削谁,能管谁要钱去?没钱粮,当着官混衙门又怎么着,照样得喝西北风去。
如此,武松不知就里,还以为朝廷和官府吸取了教训变好了,百姓的日子有希望了,而心安顺心。
但吃人的衙门就是吃人的衙门,坏的就是坏的,假公正廉明仁善假的它就是假的。衙门里的人视百姓为草芥,这种高人一等的傲慢吃人传统是改变不掉的,一有机会就会暴露出来。
武家兄弟安生了没几天,就出事了。
也是武松的性子问题。
那天他帮哥哥忙完了生意,去一家酒馆喝点小酒,结果酒没喝痛快,却遭遇了一个州上下来公差的姓李的经历的羞辱。说武松几句,瞧不起武松也就罢了,这个世界此时的武松和小说中的不同,有文化,也有了一定的涵养,能忍。但李经历傲慢不知死活,偏偏拿武大当笑料结果激怒得武松动手了,一拳轰在李经历的脑袋上,这回可不是小说中说的误以为打死人犯了人命官司逃跑了,是真一拳轰毙,随手一击而已,但武力高,有了真正系统练成的武艺,结果就这样。
赵岳知道武松出现是柴进那报过来的。
武松犯案,自然不肯为个恶官李经历赔命,他还负有师傅交待的任务呢,大好年华、一身本事、雄心壮志岂肯轻易放弃本想带着哥哥一块儿赶紧逃走,如今这天下,哪不能安家生活啊,不必就得在老家但武大却有了主见,说咱们兄弟在一块儿太招眼太明显好认了,官府一通缉,哪跑得了啊?都得死。在武大催逼下,武松无奈只得独自潜逃,北上竟然越过沧州好长一段无人区逃到了柴进家。
柴进拿钱不当钱专爱收留保护落难的天下英雄豪杰的小孟尝之名,显然武松也是听说了的。
赵岳是入京前在东京城外杨林那得知梁山转过来的电报的,得知这世间真有武家兄弟这对组合愣了一下,自然是高兴。还有更让他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