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Acorn公司和ARM

大国文娱 香港大亨 3198 字 2024-04-20

一夜之间,林棋的名字,在英国火了!

即使以前没听过林棋的名字,不了解他的人,也瞬间了解到了,居然有这么一个牛逼的商人。不仅仅是亚洲最富裕的人,而且,是白手起家,十年时间就积累了亚洲最大的财团之一。

名义的加成下,使得林棋在英国的商业投资也顺利了不少。至少,很多公司,不至于不了解林棋而拒绝谈合作。

历史上的华为,进入欧洲初期几年,基本上谈不成任何业务。绝大部分的欧洲公司,仅仅是因为没听过华为,而拒绝合作。

所以,名气大,也是一种重要的商誉资产!

与此同时,林棋则是带着小于走进了arn公司的大门。

“林总,我们为什么不去沃达丰?”小于有点不解,之前在宴会上的时候,林棋和詹姆斯商议的就是沃达丰,此时进行入股,也算是顺理成章。

“先晾一下,并不着急,既然有了晚餐事件。沃达丰应该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想必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张罗了,等他们做好了准备再谈,也能免去不少的时间。”林棋笑了笑。

小于恍然大悟,心中给林棋点了一个赞,这样的思维,他就不具备。

新创业未来的动向是准备进军手机市场,移动业务将来会占据很大的市场,一定程度上甚至能够代替电脑。

林棋的第一步计划,就是准备收购arn计算机公司。

arn计算机公司是现在著名的ar公司的前身。历史上,精简指令集、复杂指令集的争论,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即使学术界,大部分的业界人士,都认为精简指令集的芯片效率更高,未来的半导体行业应该是以精简指令集的芯片为主。但是,长期以来复杂指令集由于比精简指令集发展早了几十年,所以,商业成就更高。就如,大名鼎鼎的英特尔x86架构的处理器,就是典心的复杂指令集芯片。但由于长期耕耘市场,软件和硬件兼容性更强,使得x86芯片,一度在pc、服务器、工业等等领域,都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芯片。

但是,后来ar芯片,却是打破了人们对于x86芯片永远是主流架构的迷信。

一开始,ar芯片仅是精简指令集阵营里面并不算太有名的一款。但是,这款芯片,一开始就是做的很简单,从低功耗的角度入手,正好契合手机、平板等等对于续航有很高要求的移动智能设备。到了21世纪的时候,狂卷全球市场份额,占据了手机处理器90的市场份额,平板电脑处理器80的市场份额,上网本处理器30的市场份额。

简单说,后世的苹果、安卓的cpu,本质上,全部都是ar架构的。两者在本质上,没啥区别,仅仅是硬件厂商买了ar授权之后,自己又深度优化,包装出了所谓不一样的芯片。

但是,后来ar芯片的出货量,已经远远超过x86几倍甚至十倍以上!成为当之无愧,应用最广泛的芯片。

在ar芯片的普及之后,再也没有人怀疑,精简指令集能够成为主流了。

而现在的arn计算机公司算是相当的年轻,但发展势头极其迅猛,1978年创立,公司位于英格兰的剑桥。pc革命初期,这家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地位的中亚程度,相当于美国的“苹果电脑公司”。

1991年,arn计算机公司剥离了ar部门,成立了ar公司,而ar公司因为根本没有资金去生产芯片,所以,只做芯片架构研发,并向能够生产芯片的半导体公司出售芯片架构的专利使用权。随着21世纪,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终端出货量呈现爆炸式增长,ar处理器迅速成为了主流。

实际上,arn公司生产计算机,并不是一开始就考虑研发处理器,而是先后向摩托罗拉和英特尔公司求助,希望廉价购买芯片,以及获得芯片的技术授权,自然是遭到了两家公司先后拒绝,这才使得arn公司产生了自己研发芯片的想法。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否则以后都要受制于人,经过了两年的奋斗之后,终于做出了一台risc指令集的芯片,简称ar(arnriscache),这就是ar这个名字的由来。

新创业电子集团的xr芯片,也是精简指令集的芯片。但是,发展多年,主要是以比较讲究性能的台式机为主,为了性能考量不断的提升主频和功耗。虽然,比x86的功耗要低的多,但难有点不符合未来移动设备时代的低功耗的发展趋势。

也正是因此,林棋打算,再买一个芯片指令集。这个指令集,主要走低功耗的路线,将来,移动终端未必会用xr的芯片。

有可能会用ar为主,再增加一些xr的指令集,增强兼容性,功耗又更低的移动端的芯片。

此时的arn公司作为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只有千万美元规模,每年利润也不过百万级。这么小的公司,居然异想天开要研发芯片,即使是架构简单的精简指令集芯片,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经费预算不足,所以,初期ar芯片的研发也是比较迟缓的。

也正是因此arn的负责人艾伦,听闻有人愿意投资arn公司,虽然不清楚是谁,但还是提起精神,去见潜在投资人一面。

在会议室,林棋见到了艾伦,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三十岁的样子,顶着两个黑眼圈,有些无精打采。

“虽然,我们愿意接受投资,但提前声明,我们要保持独立研发的地位,并不打算接受科研外包。”艾伦见面就是抛出了底线。

实际上,也有不少的大公司,提出兼并之后,让他们加入大公司的芯片研发部门。这些提议,让ar研发团队断然拒绝,因为,他们想要把自己的作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