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圣人问道:“这件事,你不打算与朝臣商讨一番?”
圣人挑眉,嗤笑道:“父皇,你这宽纵朝臣的毛病,怕是一辈子都改不了了。皇室嫁女,何须与朝臣商议?
谁敢这件事上唧唧歪歪,朕就敢下明旨:五品以上官员之子女不得私自婚配,须得由官媒匹配。”
老圣人哑然,好半晌才叹道:“我的确是老了!”
封建王朝发展到本朝,几乎已经是中央集权之最了。若是圣人真要力排众议,将五品以上官员子女的婚配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朝臣到最后多半也是要妥协的。
等到圣人离开垂拱殿,父子的某些对话便不胫而走。
于是,等到皇后懿旨下达,为淮阳长公主和袁家三郎赐婚时,朝堂上一片风平浪静,仿佛无论是公主再嫁,还是嫁给一个小她十五岁的少年郎,都是一件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
民间倒是有讨论的声音,但持反对意见的多是中小地主,真正的平民百姓反而大多觉得:公主娘娘就是天上的仙女,要嫁一个青年才俊又怎么了?
再加上有傅玉衡这个被传为佳话的状元驸马,还引发了一系列状元与公主、状元与相府千金等同类型的话本热潮,民间对于公主配才子这种形式,接受得不要太自然。
圣人试探的触角伸了出来,得到的结果差不多也是自己想要的,但他却并不满意,反而有些失望。
因为他很清楚,之所以没有人跳出来,并非是人人都心服了,只是迫于压力,心里的不满深深压下去了而已。
而这些心怀不满的人,也不会一直沉寂。他们会在暗中积蓄力量,拉拢反对的人。
圣人明知道洪水积蓄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却还是示意身边内侍把消息透漏了出去,自然有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