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胡老太爷走了,那些人情世故也跟着走了,孝敬三品中都督的人太多,每个月都有七八百两的孝敬,即使是他们这种扎根不深的门户,也能过得很好,那时杜太君掌管中馈,每个月都很轻松,从不用缩紧用度。
但人走茶凉,继任的家主胡老爷不过八品灵台郎,能打点什么,何况办完丧事就得丁忧,更是什么收入都没有,胡家原本想栽培长孙胡云天,让他考进士,然后张罗个前程,但胡云天读书不行,连四书五经都默写不出来,胡家心想这样不行啊,于是开始省起家用开支。
杜太君先把三个庶子跟老姨娘都分了出去,那三个庶子跟老姨娘苦苦哀求,庶媳妇更是各种磕头,庶孙子女哭成一团,奈何杜太君心思已定,各自给了五十两,请族长开了宗祠,此后分家当亲戚,不是家人。
然后由杜太君作主,搬离三品官员居住的豪宅,改住一般的宅子,下人去了一半有余,吃饭也不分开吃了,早中晚通通到花厅,省钱。
现在十九岁的胡云天前三年开始跟着舅舅做生意,一个月约三十几两进帐,赚得可比他爹灵台郎还多,舅舅说刚起步这样已经算可以了,慢慢来,别贪心,重要的是脚踏实地。
亲舅舅总不可能坑了自己人,眼见胡云天将来能有一份收入支撑生活,胡家也能稍稍放心。
这一两年,随着胡云天做生意的进帐变多,家里的气氛也好了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胡家运来了,胡云天虽然还没娶正妻,但从小伺候的通房丫头紫苑却是三年给他生了两个儿子,杜太君跟胡夫人都很高兴——虽然胡云天想娶紫苑很不像话,但小孩是可爱的。
杜太君跟胡夫人每天都要过去看孩子,紫苑乖巧听话,没什么不好,就是身分太低,杜太君自然不可能让孙子娶一个卖身丫头当正妻。
但要她赶走紫苑,却也做不到,胡云天有三个通房丫头,只有紫苑怀孕生子,三年抱两,肚子这么争气,杜太君舍不得不要。
看看和哥儿跟仁哥儿,跟云天小时候那么像,这样可爱的孩子,多来几个是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