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两地的票房换算成美元高达800多万美元,内地的票房是1400万,而欧美的票房竟然高达290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单周票房已经达到了3亿多。

电影的上映期是一个月,后面三周票房会逐渐下滑,但前两周都是最高的,也就意味着赵岚的五六亿目标肯定没问题的,甚至10亿也不是不能想象。

赵岚认真分析了一下三个地区发来的文件,越看越觉得10亿的目标非常有可能,欧美地区的票房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宣传力度强劲,而内地的宣传还没有开始,港台地区正在进行中。

赵岚收到票房数据的第三天,《双赛道》电影的单周票房总额就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现在是所有人都震惊了。

特别是圈内的人,这是一部成本不高的电影,投资额还不到1000万。

单周的票房就已经达到了3亿,如果剩下的三周票房也保持如此强劲的上升趋势,那不是要突破12亿了吗?

第176章

电影创作团队被12亿的票房目标搞得非常上头, 简直比嗑药还要夸张,特别是玉城,他已经给赵岚打了十多次电话, 一直在要求增加宣传的预算。

赵岚和韩鑫能用的钱都已经投资到股市去了, 哪里有额外的资金追加电影的宣传预算。

当然了, 实话肯定不能直接说的,因为玉城对赵岚拍摄周期缩短和缺席宣传活动已经非常不满,如果坦白她和韩鑫的钱去哪里了, 不用问,玉城肯定会让他们退股市。

赵岚耐心地对玉城说道:“我觉得票房的增长趋势已经完全渗透了现有的市场, 即便增加预算, 也不太可能再多出多少票房,差不多就行了。”

看着票房强劲的上升趋势, 玉城实在无法冷静下来,“欧美那边我们投不起,可内地和港台两个地区又不需要追加多少投资,特别是内地还没有开始宣传, 如果增加预算, 我们可以在内地所有一线城市跑一遍, 我相信可以再增加几千万票房, 几千万啊, 我们的电影投资还不到1000万, 你想想有什么生意能获得如此高的回报?”

这部电影赵岚投资了200万, 玉城投资了200万,后来韩鑫又追加投资了100万, 如果加上玉城的400万片酬,这部电影的成本就是900万。

对于一部普通的都市电影来说, 算是相对较高的投资了,但这是一部带有武侠元素的科幻电影,按照这种类型的电影来看,投资比例可以说是相对较低的。

尽管玉城说得口干舌燥,赵岚仍然无情地拒绝了他的提议。

“凡事适可而止,现在网络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还不错,如果增加投资,宣传力度可能有点过度,只怕会产生反效果。”

但玉城怎么可能甘心放弃呢,“我记得你在《继承者》那部电影的收官记者会放下豪言,说要冲击10亿票房,如果宣传不到位,最后两周的票房肯定不会像第一周那么高,万一没有超过10亿票房呢?你不是要被打脸了吗?”

赵岚无语地反驳道:“没达到就没达到呗,又没人能把我怎么样?而且已经有3亿票房,大家现在就恨不得把我捧到天上去了。”

第一周已经有了3亿票房,剩下的三周即使票房下降,也能达到五六亿吧,在赵岚看来,这部电影最高票房就这个数了,多出来都算是意外之喜,做人可以贪心,但也不能太贪心了。

其实现在报纸和互联网对赵岚的吹嘘,多少有点水分。

报纸疯狂吹捧赵岚和这部电影,主要是因为国内还没有全球同步上映的电影,他们觉得这是非常光荣的成就,所以才会报道得那么夸张。

至于网络上的舆论,大部分都是由公司引导的,要是赵岚相信了那些评论,那她就是傻子。

可玉城还不甘心,最后赵岚实在是被玉城烦得不行,为了应付他的继续唠叨,赵岚只能强硬镇压。

“电影是我拍的,宣传方案也是我制定的,听我的准没错。”

玉城想了想赵岚的妖孽之处,确实是被镇压住了。

挂断电话后,赵岚想和韩鑫吐槽玉城几句,却看到他拿了一张纸,正在上面写写画画。

赵岚有点好奇,受她的影响,韩鑫基本上都是用电脑工作,很少使用纸和笔,便凑过去看他写了些什么。

韩鑫的纸上写满了算式,赵岚看一眼就知道他在写什么。

赵岚好笑地说道:“电影的票房通常是第一周和第二周比较高,第三周和第四周则呈现直线下滑趋势,用单周数据乘以4来计算总票房是不准确的。”

韩鑫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放下笔,叹了口气,向赵岚解释道:“即使用单周数据乘以4来计算总票房,我们两个人加起来的利润收入也只有三个亿多一点,离10亿的目标还差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