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宣传做得好,也许是剧情本身引人入胜,电视剧飙升全时段收视率第一,之后有16家电视台来购买转播版权。
这么多的版权收入,不论曹佳华还是莫文都很满意,但海外市场谈版权,开出一集一万,还是美元计价,按汇率算下来每集是八万,他们不是满意,而是震惊,其他人也很震惊。
谁也没想到,生活向的电视剧竟然可以在海外卖版权,而且还那么贵。
赵岚到首都的时候,曹佳华给她打过电话,说正在与韩国洽谈版权事宜,而且通过韩国和日本的电视台,他陆续接触了一些东南亚国家,说有望再卖三五家电视台。
签了韩国电视台后,曹佳华就给赵岚又打了电话,他在电话里兴致勃勃地说道:“以前真是智商短路了,既想赚别人的钱,还坐在家里等待别人上门,实在傻透了。”
赵岚不知道具体情况,还打趣曹佳华,说他因为私事老是请假,小心被电视台辞退。
曹佳华半点不在意,还神秘兮兮地向赵岚爆料道:“台里已经决定要将我调到销售部门,还报销了我这次出国的所有费用,你猜是为什么?”
赵岚稍微思考了一下,笑着回答道:“难道电视台打算将来在海外销售台里电视剧的版权?”
各个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导演,当然会投资拍摄电视剧,版权理所当然属于电视台,如果有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完全可以像《电脑文员》这样进军海外市场。
曹佳华听到赵岚一下子就猜到了原因,赞叹道:“和聪明人说话真是不费脑子,不过我觉得电视台很难拍出现象级的爆款剧,不只是投资有限,那些导演也受到很多限制,不可能像你一样思维这么活跃,能够想出天马行空的剧情。”
思绪回到现在,赵岚见刘明旭听完他的分析后脸色沉重,她又接着说道:“其实我对互联网行业非常看好,但你朋友的创业思路太过超前了,如果他坚持要做视频平台,这一千万投入进去,只怕一点水花都看不到,韩鑫写书也挺辛苦的,我不会让他血本无归的。”
易霖什么创业资本都没有,国内融资又非常困难,在国外没有途径的话,恐怕连投资圈都进不去,如果赵岚和韩鑫不投的话,这个项目只怕开始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赵岚也说了,她对互联网行业挺感兴趣的,刘明旭追问道:“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赵岚思考了一会儿,对刘明旭说道:“就像你做医疗器械,全品类暂时可能做不了,只能先选择消耗品类积累资金,将来再考虑扩展为全品类,他应该沿着这个思路发展,毕竟现在的投资很有限,暂时还玩不了视频平台这么大的项目。”
刘明旭觉得这个思路不错,又对赵岚说道:“要不我们约个饭局,到时候你具体聊聊?”
赵岚看了一眼韩鑫,微笑着摇头说道:“这个钱是韩鑫的,到时候你找他好了,我可能没有时间。”
刘明旭听到后看了一眼韩鑫,苦笑道:“想做互联网行业,除了大笔资金之外,发展方向也很重要。”
言下之意就是韩鑫的投资很重要,你的商业眼光也很重要。
赵岚没有时间是因为要忙着为电影《继承者》做宣传,还没等刘明旭再劝几句,一旁的韩鑫却对赵岚说道:“你到处去做宣传,肯定会很忙,我哪里能离开。”
韩鑫的言外之意就是,赵岚没时间吃饭,我也没有呢。
刘明旭无语了,仗着现在和韩鑫的友情正浓,毫无顾忌地吐槽他道:“她是电影的副导演,忙宣传很正常,你又不是制作组的人,不一定要跟着到处跑吧?”
韩鑫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我还是她的全职助理。”
刘明旭满腔的劝谏半句也说不出来,特别是连赵岚明显也拿韩鑫没办法的情况下。
最近讨价还价半天,赵岚和韩鑫谁也没让步,反倒是刘明旭让步了,他对赵岚说道:“你觉得做什么项目比较合适,划定一个范围,我让易哥把策划做出来,到时候你们在哪里做宣传,他飞过去找你们,这总可以吧?”
赵岚见刘明旭一脸的无奈,好笑地提醒他道:“他一个乙方,本来就该配合甲方的时间,你这么生气做什么?”
刘明旭无言以对。
赵岚晚上把刘明旭怼了,报应来得很快,第二天她就被人怼了。
连韩鑫都猜到莫文把电影的宣传方案交给赵岚来做,是看上了揽胜经纪公司的网络舆论部门,想走他们的网络宣传渠道。
既然知道原因,赵岚就不会不上道,这份宣传方案,资源都倾斜到了网络宣传上。
经过几次网上的舆论风暴,赵岚隐隐摸到了舆论战的精髓,那就是要通过爆料能引起网友热络讨论的事来吸引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