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页

女配是阎罗 黑色墨尘 826 字 2023-09-15

五年前受辱,此时燕离既然已经出招,自然不想再经历那样的耻辱;吩咐幕僚和属下重金寻人,务必要多寻德高望重之辈,这一次,定北侯府定要占尽伦理道德。

且燕离此时也极为自信,五年前败了是因为他确实不周到,竟然把胡人的平妻做法妄图在中原实行;现在却不同,便是涂山钺现在更名换姓,可他就是自己的嫡长子。

就是自己对涂山钺没有教导之恩又如何,生恩大过天,哪一家希望自己的血脉流落在外,更何况他燕离还是定北侯。

虽则觉得自己此次占尽道理,可燕离就是不敢掉以轻心,所以才不惜代价,务必要保证此次接回涂山钺。

府里这样的动静自然瞒不过老夫人和李琳琅,老夫人自不必燕离多说,她如今甚是看不上燕离的两个小郎君,越发怀念涂山钺这个曾经的长孙;便是为了侯府后继有人,老夫人也赞成燕离此次的举动。

甚至为了更稳妥,老夫人还下令禁足李琳琅,生怕她坏了燕离的大事;谁都舍不得以为是自己儿子的爵位忽然就换了人,尤其还是换成涂一一的子嗣,李琳琅当初嫁给燕离时还受尽嘲讽,她能甘心?

就如老夫人猜想的那般,李琳琅确实又砸了一屋子的摆设,恨声痛骂燕离,就连老夫人也没落下;可她如今也只能无能狂怒,怪只怪她当初太过相信燕离,莫说在外面没有人手,就是在侯府内她都没有几个心腹。

抱着儿子哭了一场,李琳琅终于冷静下来;燕离以为他拿侯府世子的位置就能诱回涂山钺,难道晋国公的爵位是比不上侯府?

想明白这点,李琳琅到想看看燕离能不能如愿以偿······

第232章 道德绑架谁不会(29)

各方势力有心推动之下, 大晋各地的名士大儒纷纷进入王都,由开始的在茶馆酒肆高谈阔论, 引发到礼部争论。

而这次讨论到生恩与养恩的话题是实实在在关涉到很多人的, 参与争论与辩驳的人更多,就是平头百姓也各抒己见,规模远超五年前的那次朝堂论礼。

细想之下也确实如此, 娶平妻这种事情,一般家族都不会出现, 牵涉不了多少人的利益;可是很多人家因为各种原因,有从旁支过继来的子嗣,当然也有嗣子和养子。

这可是切身关涉自己利益的,无论哪一方都格外关注;谁家也不希望自家的养子是白眼狼, 身为养子的那一个也担心家里是不是防备他。

很快此事就如野火燎原, 大晋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引起此次争论的晋国公府和定北侯府,更准确的说是集中在涂山钺这个当事人身上;不知多少人在听完那些高谈阔论之后想方设法打探涂山钺的意思, 人们都想知道他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更确切的说,王都的人最了解晋国公阎阙这几年是如何对待涂山钺这个世子的, 他究竟会不会畏惧流言,真的回到定北侯府。

不怪人们这样想,这些日子王都的争论已经出现胜负,越来越多的人赞同生恩大过养恩;若是没有燕离这个生父, 何谈涂山钺的出生, 何谈他现在文武双全的名声。

涂山钺若是不回定北侯府,是不是就如那些大儒所说,他是贪恋晋国公府的荣华富贵, 那他以后将会被人戳断脊梁骨。

可他若是真回了定北侯府, 从人情上说又对不起晋国公府对他的爱护与栽培。

还真是两难啊!

天下的养子对涂山钺此时的处境感同身受, 自然也格外关注他将如何选择。

事态越来越扩大,帝王终于发声,道定北侯府与晋国公府两府之间争吵影响到朝堂,既然涂山钺已经十岁多,定有自己的见解与选择,不如将此事交由涂山钺自己决定,下旨召涂山钺于次日在早朝陈情。

为了表示公允,帝王还下旨召几方的名士大儒明日也列席早朝,也可各抒己见,但要在明日结束关于此事的争论。

朝臣们也确实烦了这事,谁愿意因为这种事站队啊,都认为圣上此举英明,纷纷附议。

早朝结束,皇帝不顾朝臣们的谒见,直接回了贵妃的长荣宫;他也知此举是将涂山钺架在火上烤,他也清楚贵妃是将涂山钺当作亲侄子疼爱的,总要安抚贵妃一二。

贵妃早得了消息,装模作样打砸了许多东西,正由明檀公主及其生母,已经晋升为贤妃的王氏一起劝慰贵妃;贤妃这几年被贵妃与明檀公主主保护的很好,并不知朝堂的风云变幻,只是对贵妃满心感激。

而如今六岁的明檀公主在涂山钺这个表哥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已经对朝政了解一些;正是了解,她才越能看出父皇的无情。

亏的她曾以为父皇是真心宠爱贵妃娘娘,也是真心喜欢涂山钺;却原来为了皇权,父皇可以放弃一切。